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赤城县旅游
赤城县景点介绍
脂肪庙遗址
脂肪庙遗址年代为春秋——战国,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镇宁堡乡镇宁堡村南1000米处。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脂肪庙遗址被公布为赤城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向东扩20米至公路,向北扩20米至公路,向西、向南各扩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家坟遗址
申家坟遗址年代为战国,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雕鄂镇黎家堡村西。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申家坟遗址被公布为赤城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向东、西、南、北四方各外扩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山嘴遗址
刘山嘴遗址年代为夏商周、战国,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样田乡样田村西北200米,类别为古遗址。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刘山嘴遗址被公布为赤城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向北扩15米至河道,向东扩15米至公路,向南、向西各扩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城小长梁遗址
赤城小长梁遗址年代为夏商周、战国,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雕鄂镇向阳村东北200米,类别为古遗址。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赤城小长梁遗址被公布为赤城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向东、西、南、北各扩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泉碑刻
温泉碑刻年代为明、清,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温泉度假村。2008年10月20日温泉碑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石窟
护国寺石窟年代为明,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云州乡云州村。2008年10月20日护国寺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口城
独石口城为明代古建筑,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2008年10月20日独石口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寺塔(温泉塔)
瑞云寺塔(温泉塔)为明代古建筑,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温泉度假村。2008年10月20日瑞云寺塔(温泉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口砖瓦窑遗址群
独石口砖瓦窑遗址群为明、清代古遗址,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古城。独石口砖瓦窑遗址群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北抗日根据地旧址
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是纪念以海陀山区为中心的平北抗日根据地而建的,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大海陀乡。1989年,聂荣臻题“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段苏权题“大海陀”镌刻于村东天然巨石上,被县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是晋察冀边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平绥路以北,平古路以西,地跨冀热察三省,处于北平、张家口、承德三角区域,西北至东南约200千米,东北至西南约125千米,面积为25000平方千米。它与平西、冀东根据地互为依托,互相配合,像一把钢刀插在敌人后方腹地,直接威胁着日伪统治中心――北平、张家口等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沟壁画墓
东沟壁画墓位于赤城县东栅子乡东沟村,该墓为沟纹砖砌筑的穹隆顶圆形单室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平面直径约4.5米,占地面积14.8平方米,高4.8米,墓室墓道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墓道向南,墓室周围是壁画,墓壁上端与顶端之间凸出一道12厘米宽的圆圈。墓顶画有白色园点,象征星座图。墓壁周围均匀分布砖柱6根,上承托五辅斗拱。正面雕绘假门3个,中间大两侧小。东西对称雕绘直棂窗。南面为墓道,高1.9米,宽1.25米,两侧绘契丹人侍从像,壁画以花鸟为主。该墓墓室较大,斗拱复杂,雕绘结合,建筑精细。根据墓结构和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辽代早期墓葬。1993年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真观遗址
灵真观遗址位于赤城县云州乡观门口村西,为全真教大宗师邱处机的四弟子祁志诚所建。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朝廷赐名崇真观,正统年间赐名“灵真观”。灵真观坐西面东,原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等建筑,现仅存建筑基址。长春洞凿于观两侧的岩壁上,宽4米,深6米,元初时建,内原有邱处机石像,像旁刻全真教传承世系牌位。洞外顶额并排阳刻“长春洞”、“了真处”六个大字。祁志诚墓在山门处东偏北,坐东面西,与长春洞相对。墓前的《祁真人道行碑》高3.8米,宽1.3米,记述了祁志诚一生事迹,由此可窥金、元之际全真教活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道教遗存。此外,还有杨洪的重修碑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崖摩崖石刻
龙门崖摩崖石刻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云州乡云州水库畔。北接云州水库,东邻护国寺。龙门崖摩崖石刻汇集各代石刻,其中最有名的有“三路咽喉”、“朔方屏障”以及舍身大士像。龙门崖,又称舍身崖,又称黑风口,独固门。这里双峰对峙,壁立千仞,远而望之,若天门微启。崖下幽深的涧底塞外诸水汇合于此,水流湍急,有绝塞天险之称。东崖壁石刻面积2000平方米。崖东半壁所凿的观音阁旁横刻着“舍身大士”四个字,字下浮雕舍身大士像,高2.5米,为一女子端坐在莲花盆内,面目文静,光彩照人。此女就是“土木之变”的殉节者。崖壁上刻满诗赋佳作,现有“三路咽喉”,“雄峙畿辅”,“龙门崖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沟塔群
长春沟塔群位于赤城县大海陀乡,长春沟塔群现存古塔六座。1号塔建在长春庙(原名胜海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底平面为正方形结构,边长1.08米,须弥座高1.26米,覆钵残高0.95米。2号塔在北长春沟的宝山寺(俗称北寺)庙址前,四周群山环抱,松林掩隐。其建筑构造为密檐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基平面为六边形,周长7.2米,塔体通高8米,其中须弥座高3.6米,覆钵高度为1.8米,塔顶高度1.8米。须弥座束腰处嵌饰17块精美砖雕图案,主要内容为“海马朝云”、“芝牛望月”和“释迦佛坐像”;覆钵与须弥座之间装饰仰莲一周,共66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城鼓楼
赤城鼓楼建于明正德四年,砖木结构,清代和1985年重修。墩台东西长,南北略短。中间有南北向高大拱形门洞,正面门额刻“寯明”二字,背面门额刻“控驭”二字。墩台背面两侧各开一个拱劵门,内有台阶可直达楼台,台上四周有女儿墙。楼内一侧设木质阶梯可上顶楼,楼体重檐歇山顶回廊式建筑,斗拱为重昂五铺作,其造型有别于一般明代建筑。顶楼檐下悬挂“霞城翠秀”金字大匾,使巍然矗立的鼓楼显得庄严肃穆,颇为壮观。鼓楼后面的墙根下,零散放着些残碑,看去古朴浑厚;希望它们可以重新站立起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洞塔
朝阳洞塔位于赤城县雕鹗乡艾家沟村,朝阳洞有三个博大幽深的天然山洞组成。悬崖凌空,怪石嶙峋,洞内筑宫,颇具特色。洞内洞外古建叠起,有玉皇殿、观音殿、三宫祠、龙王堂、山神庙等,错落有致,庙貌宏丽。如今古建多已毁坏,只剩一座孤塔和几通碑刻。朝阳洞塔高1.3米,为覆钵式喇嘛塔,塔基呈六边形,每边长2.8米,用石条砌成,上为叠涩座。束腰的砖雕十分精美,筑工精细,挺秀不俗,从其建筑风格看当属明代作品。朝阳洞庙和塔,始建于弘治十年(1497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滴水崖石窟
滴水崖石窟位于赤城县后城村北,朝阳观石窟建在巍峨壮观的滴水崖下,似刀削斧劈的石壁上悬有15个石窟,每窟面阔进深皆5—6米,高2.5米。其特点是凿窟剔像,为像辟洞,像洞相连。有大雄宝殿、泰山殿、三宫殿、三教殿、水母宫、三皇殿、文昌阁、千佛殿等。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员吴钦到此,看中了这块宝地,在羽士李演琦的游说下决定修建道观。经过五年的大规模开凿,终于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初竣工。朝阳观石刻毁坏于文革时期,一九九五年,后城镇政府集资15000元修复部分殿和石像。现有石窟、石像和“关外名山”、“壁立万仞”、“塞外奇观”、“天柱”等摩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坨山谷旅游风景区
海陀山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西南。东挽承德,西连张家口,北靠坝上草原,南接北京市。总面积达11224.9公顷,主峰海陀山海拔2241米,是京北第一高峰。海陀山又称大、小翮山,两千年前王次仲将篆书改为隶书、三拒秦始皇封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该区距北京130公里。穿越八达岭,经延庆县北行即可到达。海陀山脊是赤城县和北京市的分界岭,山阳为松山自然保护区,两区联袂,以山为本,阴阳结合,构成了一座雄浑壮阔的绿色宝库,像一面区大的屏风横亘于首都之北,成为抵御沙尘暴入京的重要防线。海陀山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摄氏度。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可能出现的“海坨戴雪”的神奇景观
赤城温泉旅游度假村
赤城温泉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的苍山幽谷之中,海拔942米,最高气温20.1℃,最低气温-12.6℃,是首都北京的绿色屏障,峦青岭翠、泉水淙淙、风景秀丽。温泉属高疗效矿泉,形成于距地表25千米的稳定岩层中,平均水温在50℃-68℃之间。区内有总泉、胃泉、眼泉、气管炎泉、冷泉和平泉,其中总泉水量最大(30立方米/小时)、温度最高(68℃)。泉水含有20多种化学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疗疾健身、益寿驻颜的功效,特别是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显著疗效。温泉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渔阳之北有汤泉,去燕京三百离”的记载。几经兴废,盛誉不衰。天赐的
赤城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赤城县城以此15公里的云州水库、舍身崖东麓。有碑记曰:“寺隐馋岩,路通大道,控扼羌胡,屏蔽神京,”故名护国寺。护国寺据碑文记载只可溯至嘉靖壬辰(1532年),再前则曰:“初建之年,漫不可考”。然而,就《明史》和《赤城县志》中有关塞外赤城的兵备战势、险关要冲等重要位置的综合考证,护国寺初建于“土木之变”之后的成化初年。明正统十四年秋(1449年秋)著名的“土木之变”,是与独石、-、仓上、云州等塞外八城堡失守分不开的。塞外八城堡遭到了瓦刺人的突然袭击,守城将士奋力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人亡,死伤无数,这场悲壮的血战,就发生在号称“三路咽喉”的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