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1、崇仁村建筑群
崇仁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崇仁镇嵊州市西北部。崇仁古村镇始建于唐,兴起于南宋,繁荣于明清。抗战期间,浙江大部分相继沦陷,唯独崇仁乡绅智退日寇免遭践踏,成为“孤岛”。杭、绍、甬、温等地商贩云集,有商家280余家,市镇建设与商业迅速发展。古镇规模宏大,总面积达3平方公里,明、清、民国发展脉络清晰,格局完整,古建筑数量众多,从明至民国序列完整,类型丰富,有传统的宗祠、民居、书院、厂房、店铺、作坊、寺院、祠所、完整的近现代乡镇政权管理机构:法院、公所、警署等,体现了社会体制嬗变的历史。崇仁村镇建筑中特别重要的建筑有:玉山公祠——规模最大的裘氏宗祠,五联台门——裘氏家族聚居的大型民居,近代乡镇自治政…
562、三卿口制瓷作坊
三卿口制瓷作坊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三卿口制瓷作坊是清乾隆年间开始设厂建造的,经过民国,一直到建国后仍在烧造,至1997年停烧。现有龙窑一条,水碓房十一座,拉坯房四十余间,淘洗池七组,拉坯转轮及工具若干套。现存龙窑于1962年重修,至今仍可使用,并保持着历史风貌。作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开采原料、粉碎、淘洗、成型拉坯、装饰、上釉、装烧、出窑等,保留完好。作坊区的民宅也还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三卿口制瓷作坊的设施和传统的生产工艺,对了解和认识古代制瓷生产、经营方式及经济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再现古代制瓷工艺流程的活标本。2006年三卿口制瓷作坊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
563、顺溪古建筑群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顺溪古建筑群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陈迢岩大屋坐西北朝东南,由主院及东西院落组成,主院沿中轴线依次列台门、门厅、正厅、后厅(已圮),两侧分列厢房,总占地面积约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10平方米。门厅梁架五檩三柱前后分心,正厅梁架十一檩六柱,五架抬梁式带前后两个双步,局部构架用上昂结构,木雕精美;陈有相大屋坐北朝南,平面略成方形,通面阔37.97米,通进深41.97米,总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与梁架结构与陈迢岩大屋类似,唯用材更为考究,雕刻更为精美,前厅天花藻井斗栱层挑,西厢房后尚存当年制瓷淘洗池、制坯房等建筑。陈迢岩、陈有相大屋建筑规模较大,布局颇…
564、平湖莫氏庄园
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境内人民路37号。是清代富商莫放梅祖孙三代居住的庄园。占地七亩,共有房屋70余间,四周以六米高的风火墙与外界相隔绝,是一座典型的封闭式木结构第宅建筑群。作为第宅厅堂,莫氏庄园“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莫氏庄园,它是清末大地主莫放梅祖孙三代居住的大型封闭式古民居建筑群。整项工程前后历时三年,耗资十万两白银,于1899年竣工,系大型封闭式古民居建筑群,莫放梅祖孙三代相继在此居住了半个多世纪。“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天,莫氏庄园作为平湖市对外宣传窗口单位、嘉兴市红色教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嘉兴市旅游定点单位,正担…
565、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内的九龙藻井是南京明故宫遗物,造型奢华。景点介绍法雨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区中部,被称作“后寺”,其规模仅次于“前寺”普济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因为它在山脚下,有景区的旅游巴士直达,每天来此朝拜的香客非常多,是来到普陀山的游客不可错过的寺院之一。游览法雨寺,你可以从佛顶山上的慧济寺顺着香云路的台阶走下来,也可以坐车或走路从普济寺过来(约3公里)。进入山门的牌坊,来到放生池上的海会桥,抬头便能看见红墙上“天华法雨”四个大字,两边的放生池里成群的红鲤鱼也是法雨寺令人难忘的一景。过了放生池,沿着弯曲的步道上坡,前方便是法雨寺的主体建筑群。寺院依山而建,分列在六层台基上。天…
566、蒙城万佛塔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一说始建于唐代,坐落在蒙城县城东南。塔共13层,高38.6米,底周24.3米,每层有8门,4真和4假,1至7层以下门窗立位相同,8层以上逐层转换,上下错置,每层飞檐下装饰有各种花纹的图案,塔顶装有铁制0,每角飞檐悬铃。塔体内体外镶嵌有赭、黄、绿三色琉璃砖1300余块,每块砖雕有佛像3尊,中为释迦牟尼、左为迦叶、右为阿难,也有很少几块只刻有一个佛象,总计6000余尊,因此世称此塔为万佛塔。万佛塔有4个特点:第一,平面八角,第一层塔身特高,下半部为实心体,…
567、许村古建筑群
许村古建筑群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著名的有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双寿承恩坊、观察第、大邦伯祠、大墓祠、大宅祠、许社林宅、许声远宅、许有章宅等。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包括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5处古建筑:高阳廊桥、五马坊、许社林宅、薇省坊、大观亭、大邦伯祠、双寿承恩坊、大郡伯第门楼、大墓祠、…
568、祁门古戏台
祁门古戏台,在中国戏曲舞台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个时期遗存的11座古戏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实物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建筑艺术的造诣和成就。祁门古戏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乡、闪里镇汪家村、文闪河流域,历史上这一带文风昌盛。古戏台作为一种演出场所,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维系宗族的血缘关系,徽州人讲究忠孝节义、尊祖敬上,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与0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另一方面体现出宗族的威严。祠堂是执法的场所,通过演戏既处罚了违法和触犯村规民约的族人,由他们出资请戏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古戏台主要设置在祠堂内前部,与享堂相对,这…
569、南屏村古建筑群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因村南有尤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并依序排列在一条约200米长的轴线上。宗祠规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珑,组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古祠堂建筑群,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博物馆。同时这个村的300多幢明清民居古建筑,沿着72条巷弄分布排列,组成了一个如迷宫似的飘荡。不要说古祠堂、古民居,单就这些层层叠叠、回还往复的巷弄,就要迷倒无数游人。关麓的特色是它的主要建筑为汪氏八个兄弟的“八大家”住宅群,其建筑自清顺治始,前后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共建有楼…
570、江村古建筑群
江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安徽省旌德县境内,距黄山风景区三十多公里,205国道依村而过。-总书记的祖祖辈辈-在这里。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主席亲临江村,瞻仰祖居,探望乡亲,并题字留念。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家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地,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遍游黄山白岳,终择旌西金鳌山族居,始称江村。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村中双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徽商及仕宦的积年造化,使江村一度享有“小杭州”美名。明清…
571、振风塔
安庆的振风塔是座落于长江边上,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园内的振风塔是采用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了一半,是七层八角楼阁式的建筑。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建于明代,有400多年的历史。振风塔,又称浮图、佛图。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华大地上耸立起座座佛塔,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佛教建筑文化。塔本来的作用是承奉僧佛主的舍利,是佛教徒顶膜拜的对象,一座塔往往成为一座寺院的主体建筑,后来随着佛殿建筑的兴起,逐渐降低了塔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导致塔的消失,相反,内容丰富的中国园林吸引了塔这种建筑形式,一个园林中,塔往往作为主景。迎江寺雄峙于城东大江之滨…
572、溪头三槐堂
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原有3进11开间,共约1500平方米,有182根屋柱,柱腰围80至100公分不等。整个大厅内含九个小厅,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传》内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者”一说,王氏后人即以三槐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整个祠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尤以木雕著称,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当…
573、歙县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郑村镇郑村村,是郑氏的祖祠,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氏宗祠从前往后,由门坊、门厅、享堂、寝堂四部分组成。首先见到的是高大的门坊耸立在仪门之前方,门坊三间四柱五楼,宽约9.86米,高12.5米,是明代万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时加造。梁、柱和枋额遍饰锦纹雕刻,典雅工丽。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贞”4个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4个大字…
574、竹山书院
雄村的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彼此映衬,蔚为壮观,自清乾隆以来,为古歙一大胜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历史背景这些建筑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植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二子干屏、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风景描述竹山书院两旁的石鼓和大门上方斗大的“竹山书院”的题额十分醒目,入门处竖立了一个木屏,两廊皆方形石柱,正厅宏大宽敞。正壁悬兰底金字板联一付,上联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下联是“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联为曹文埴所撰写。桂花厅在桃花坝东首和竹…
575、黄田村古建筑群
黄田村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共8片,黄田片1片,徐村片7片,总面积36.72公顷。黄田片保护范围:东至沿来龙岗西南山脚下、凤形山北侧山脚下;南至凤子河南岸向南30米,沿狮子山、旗峰山,距肆雅堂最东端30米,于培风阁门前;西至象山、赵家山下,沿乡道、村路,最西距2号文物院落150米到转弯处;北至乌龟形山下,面积34.57公顷。徐村片保护范围:(1)涌溪:3座建筑的外边界向四周外扩10米,沿院墙、周边建筑、道路边界,面积为0.33公顷。(2)双河:贺胜利宅院落建筑、遗址向外扩5米,面积0.89公顷。(3)双河:朱氏宗祠院落以院墙、周边建筑墙、道路为保护边界,面积0.08公顷。(4)双河:文昌…
576、世太史第
世太史第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代,因赵氏族中自赵文楷始,赵畇、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五日,生前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诞生于此,故亦为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集古建与园林艺术于一体,占地面积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外墙青砖勾缝清水,古朴典雅。马头墙高低起伏,富有韵律。主体建筑系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米,南北宽84米,分东路四进,西路三进,共七进。除西三进为三开间外,余均为五开间,面阔为20米,沿两条南北走向中轴线规整排列。每进两…
577、镇海堤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堤原名东甲堤,唐元和元年(806年)由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创建,是在莆田南洋围垦东北角最易被风潮冲毁的土堤外加建石堤3.4公里,自黄石镇东甲村至遮浪村。据史载,石堤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拆,堤石用于筑平海、莆禧两城。此后仅剩土堤,屡修屡毁。清道光七年(1827年),莆人陈池养重修石堤,改称“镇海堤”。海堤总长87.5公里,至今仍是福建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保护着兴化南洋平原20多万亩良田…
578、名山室
名山室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名山室坐落在“永泰第一山”——高盖山上,坐南朝北,架木结构,由大殿、灵龟洞、血盆洞、观音洞组成。名山室建于汉代,据传汉徐登、赵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东西两石室,后得道飞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观,1926年重建。主殿名山室由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
579、泉州港古建筑
泉州港古建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东及石狮市境内,距泉州市区10公里。泉州港古称后渚港,负山面海,扼晋江、洛阳江出口处,宋元时期商贾云集,是泉州出海重港。历史上说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区“三湾十二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的总称。郑和航海曾在此停泊;出土文物有泉州湾宋代海船及宋元外侨宗教石刻、外销陶瓷;附近金山上有南宋观象台望云楼故址;明代抗倭旧址金山寨,寨墙周长85米,花岗石砌成,保存尚好,附近还有古码头遗址。泉州古港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组成。其中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
580、圣寿宝塔
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吴航镇南山。塔由华恩(柴桑)人林昂舍钱,法涧寺僧景休募众缘建造。宋绍圣三年(1096)始建,政和七年(1117)十月二十三日竣工。永乐十一年(1413年)三宝太监郑和航海驻舟师于长乐,助寺修葺,题额“三峰寺塔”。后寺废塔存。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塔,高27.4米,石结构。一层塔壁饰有佛教故事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的珍贵实物。塔身中空,内有石阶可盘旋登塔顶。二至七层各开二门,逐层错位。1981年9月2日,国家拨款维修,在各层走廊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圈固,开裂处用高压水泥灌浆,修补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重新安装避雷针、电灯,仿宋代风格砌筑塔坪。1984年10月1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