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工智能轨道交通行业周刊-第60期(2023.9.11-9.17)

2024-11-0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本期关键词:巡检机器人、重庆最强大脑、数字铁路规划、高铁起步、Baichuan 2大模型

1 整理涉及公众号名单

1.1 行业类

  • RT轨道交通
  • 人民铁道
  •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 铁路信号技术交流
  • 北京铁路
  • 轨道交通网
  • 上榜
  • 铁路视点
  • ITS World
  • 轨道交通联盟VSTR
  •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RailMetro
  • 轨道世界
  • 铁路那些事
  • 铁路技术创新
  • 智慧交通
  • RTAI智慧城轨网
  • 轨道交通智能装备
  • NE轨道交通
  • 铁路供电
  • 上海铁道
  • 兰州铁路
  •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 铁路社评
  • 轨道部落
  • 现代轨道交通
  • 城市地铁
  • 捡瓶子的小灰灰
  • 马公子的杂货铺

1.2 人工智能类

  • 江大白
  • 糙科技
  • 新智元
  • AI科技评论
  • 智东西
  • 量子位
  • 我爱计算机视觉
  • 极视平台
  • 人工智能学家
  • AI前线
  • 当交通遇上机器学习
  • 计算机视觉life
  • 新机器视觉
  • 雷锋网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
  • 自动驾驶之心
  • 笔记侠
  • 夕小瑶科技说
  • 水木人工智能学堂

2 数字轨道

导读: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列车飞驰、全线网运营拥有“最强大脑”、轨道交通桥梁安全有24小时监测……这样“聪明”的重庆轨道交通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未来,还将推广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基础设施工务运维平台、城轨供电智能运维平台、轨行区异物侵限主动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促进重庆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

导读: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数字铁路规划》,力求实现铁路业务全面数字化、数据充分共享共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提供数字化新动力。

3 轨道知识

导读:钢轨是铁道线的重要部件,直接承受机车、车辆的负荷,它的强度和状态直接关系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每天在钢轨上“找茬”的人就是“钢轨医生”,那么?“钢轨医生”有什么“法宝”,让钢轨保持状态良好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导读:高铁起步前要不要绕车一周?“十六字呼唤应答”作业法流程是指什么?司机脚底的小踏板有什么作用?司机在驾驶途中想去洗手间怎么办?一文带你了解这些内容。

4 AI产业

导读:9月6日,百川智能宣布正式开源Baichuan 2系列大模型,包含7B、13B的Base和Chat版本,并提供了Chat版本的4bits量化,均为免费商用。作为开源领域性能最好的中文模型,在国内,Baichuan 2是要妥妥替代Llama 2了。

导读: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颐和厅举办。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要打造23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集聚100家大模型企业机构,以及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新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同时,海淀将从人才落户、资金补贴,公租房等多方面给予一定人才补贴,旨在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区、产业集群区。

导读:一个参数量只有1.3B的大模型,为何引发了全网热议?原来虽然参数量不大,但效果已经超过了拥有7B参数的Llama2。这个“四两拨千斤”的模型,是来自微软最新的研究成果,核心在于只使用少量高质数据

导读:9月15日,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智源研究院发布面向中英文语义向量模型训练的大规模文本对数据集MTP(massive text pairs)。这是全球最大的中、英文文本对训练数据集,数据规模达3亿对,具有规模巨大、主题丰富、数据质量高三大特征,进而可以推动解决中文模型训练数据集缺乏问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