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服务器性能优化

2024-11-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服务器性能优化方式:


性能调优关注点:

硬件资源

CPU

CPU使用率过高的原因:

  1. 计算量大
  2. 非空闲等待
  3. 过多的系统调用
  4. 过多的中断

内存

内存使用率过高的原因:

  1. 过多的页交换
  2. 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IO

IO繁忙的原因:

  1. 读写频繁;磁盘的读写过程是物理动作,频繁的读写势必会使IO来不及处理。

网络

要关注服务器的出入口带宽。

操作系统

系统负载

系统负载指的是CPU就绪队列中任务数。若该值超过6,则表示系统负载较高了。

连接数

操作系统处于安全考虑,会限制操作系统的最大TCP连接数,所以如果服务器需要提供大龄服务的话,就需要修改TCP最大连接数。


服务端架构演进

1:单机结构

当系统访问量较小时,使用单机即可满足需求。

所谓单机,即应用程序、数据库均放在一台服务器上完成。

但单机的处理能力有限,当系统的访问量增加使,单机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就出现了集群结构。

2:集群结构

集群结构中,将数据库、应用程序分别放在多台服务器上,那么用户的请求究竟由哪台服务器处理呢?

这就由负载均衡服务器来控制。

负载均衡服务器分为两种:分别是TCP/IP的四层、七层进行负载分发。

四层负载分发常用的手段有:

  • LVS:免费开源,性能不如F5;
  • F5:硬件交换机,价格昂贵,性能较高。

七层负载分发常用的手段有:

  • Tengine
  • Nginx
  • ATS
  • Vanish
  • Squid
  • Harproxy

集群结构基本满足中小企业的业务需求,但它存在如下几个缺点:

  1. 所有业务均在一个war包中,耦合度过高。
  2. 所有业务均在一个war包中,代码不易于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出现了分布式结构。


3:分布式结构

3.1 微服务

在分布式结构中,将业务进行服务化。

所谓服务化,就是将一个完整的应用,根据逻辑功能拆分成多个子应用,每个应用都有各自独立的war包,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服务化优点:

  1. 系统逻辑清晰,耦合度低。
  2. 可以根据服务的业务量合理分配计算资源。
  3. 问题更容易排查。

3.2 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就是对数据库进行分库分表、将数据片存储在不同数据库的不同表中,并在数据库存储层之上增加了数据访问层,可通过hash找到数据所处的库与表。

大多公司基于Mariadb开发自己的分布式数据库,改数据库之上建立数据访问层,用来实现分库分表,并对上层透明。

3.3 注册中心 Zookeeper

注册中心用来管理所有的分布式服务。

当A 服务 需要请求B 服务时,A 服务首先会从注册中心获取B 服务的IP,然后向该 IP 发起请求。

除此,当服务不可用,或增加新的服务时,配置中心就会相应地在服务列表中删除、增加该项服务。


学习总结自博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