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先天的吗
脊髓灰质炎——婴幼儿多发病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名“小儿麻痹症”或“婴儿瘫”。脊髓灰质炎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者居多,儿童发病率较成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脊髓灰质炎者居多,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的,其中一部分病毒可侵犯脊髓的前角,使运动神经细胞严重受损,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的弛缓性麻痹,从而造成肢体瘫痪。而严重的病变可累及大脑,造成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肠道。病毒随着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后,通过生活中不良接触或被蚊虫污染的水、食物传播。日常生活的接触对婴儿的发病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婴幼儿的抵抗力比较弱,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很可能就会患病。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黏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三天后就会到达人体的呼吸道、肠道、皮肤黏膜、心、肾、肝、胰、肾上腺等非神经组织部位,并开始繁殖,此种病毒繁殖后会大量存在于全身淋巴组织中,之后的2~3日再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脊髓灰质炎病毒随着血流经血脑屏障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生肢体瘫痪。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过敏等症状是脊髓灰质炎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有些儿童发病后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会持续1~4天。待症状消失后的1~6天,体温又会逐渐升高,并出现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发红症状明显,还会伴有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