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茵栀黄不让打了

2023-07-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茵栀黄是自《伤寒论》里的茵陈蒿汤演化而来,将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这几种中药用乙醇萃取出一些东西,去掉杂质后将这些东西混合,就成了茵栀黄,做成打进血管的就是茵栀黄注射液,做成喝的叫茵栀黄口服液,脱水成颗粒的,就是茵栀黄颗粒。

用来生产茵栀黄的中药原料品质可存在差异,因此最终提取物的品质也很可能存在差异。国家对茵栀黄注射液生产工艺的标准虽极其粗糙,即便如此,各个厂家也并不都按标准执行,而是根据自己喜好随意的调整,其产品的品质可见一斑。

不同工艺的茵栀黄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6)

从多达4种植物中同时萃取,到底萃取了多少种物质出来?都有什么物质,各种物质比例如何?其实并不太清楚,有人推导大概能有黄芩苷、绿原酸、栀子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栀子酸、新绿原酸、咖啡酸等二十几种成份之多。

这二十几种物质,没有一种做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但把它们混合成了注射液,这就是我们的“茵栀黄注射液”。将这样的橙红色液体直接打进病人的血管里,发生各种意外是难免,所以茵栀黄注射液一直就是过敏反应频发,一些人在注射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了。

有人可能要说不能用西药的思维来看待中药,中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所以不需要去探究里面具体的成份,可中药以前也从来没有往血管里打得用法啊,再说君臣佐使也没有让过敏性休克这些不良反应消失啊。

因为茵栀黄是用来治疗黄疸的,而新生儿又是黄疸的高发人群,所以茵栀黄注射液很大部分都被打进了新生儿的身体里,一些新生儿就因为一个非常常见的,而且大部分可以自行恢复的黄疸,就被打了这些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的中药注射液。

直到上个月,我们的药监局才出台要求,禁止将茵栀黄注射液用于孕妇、新生儿、婴幼儿,其它人群里依然可以用,但需要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

如果对中药注射液的生成工艺稍有了解,药监局不应该批准这样的“药物”打进任何一个人的血管里。但发展传统医药是我国的政治需求,也是写进我国宪法的。

无论如何,茵栀黄注射液禁用于婴幼儿,是一个进步。下面这篇论文是今年刚发表的,但愿它是关于“茵栀黄注射液”在新生儿身上使用的最后一篇论文。

茵栀黄不能给孩子打了,那还能给孩子吃吗?

药监局的通告出来后,一些儿科专家纷纷出来安抚家长:被禁用的是只是注射液,不是口服药。茵栀黄是退黄效果很好,而且这是有循证依据的......

比如我国权威的儿科期刊《中华儿科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论就是茵栀黄联合光疗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很较好疗效,这也成为很多医生继续使用这个药物的一个有力证据。

国内的医学科研数据真实性大家心知肚明,论文数据真实性我们不去深究。就算这个研究数据是真的,这篇论文里也提到了一个问题,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大便每天多于5次的达到25.1%,也就是每4个孩子里就有一个腹泻,远高于没有用茵栀黄的对照组。作者自己在分析的时候也说:大便次数多,可能是茵栀黄退黄效果较好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茵栀黄对孩子来说起到的就是一个刺激性泻药的作用,来促进孩子排便,从而帮助退黄。事实上,新生儿的胃肠道很脆弱,别说是喂这些成份复杂性质不明的中成药,即便是喂配方奶,孩子腹泻的概率也要高于配方奶,出现黄疸的机会也会更低。

但我们也知道,虽然配方奶喂养的孩子没有母乳喂养性黄疸及母乳性黄疸的问题,但因为腹泻、过敏等风险也会增加,所以我们依然建议纯母乳喂养,而不要轻易配方奶喂养,只有母乳明显不足,孩子有体重下降,脱水这些情况,在尝试改进喂养方式后依然没有改善,才考虑短期使用配方奶。原因是母乳喂养性黄疸绝大部分可以通过改进喂养方式改善,母乳性黄疸也极少有引起核黄疸的。

同样的,对于新生儿黄疸,我们的目标是避免核黄疸这个严重的并发症,而目前已经证实,绝大部分孩子通过光疗都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光疗是有效而安全的,也是所有权威医学机构机构推荐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流治疗方式,包括美国儿科学会,也包括中国最新的临床指南。

就算茵栀黄能帮助新生儿退黄,但它会增加腹泻、皮疹及过敏的风险。而腹泻对儿童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问题,全球每年有几百万的儿童死于腹泻,腹泻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新生儿来说尤其危险。

这项研究的孩子因为都是在住院病人,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纠正,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那些在家里吃茵栀黄引起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呢?

更何况,这项研究观察期只有5天,已经发现使用茵栀黄的孩子腹泻、皮疹明显增多,而很多药物的过敏反应都是迟发的,在新生儿期使用这种包含二十几种成份的茵栀黄对孩子肝肾功能是否有影响,是否会引发蚕豆病患儿溶血也未作评估,作者就得出茵栀黄口服液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是安全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上面这篇研究论文发表于2011年,作者最后建议:尽早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抑制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上升,使部分患儿避免光疗。而2014年《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真的和治疗专家共识》里面对于茵栀黄却只字未提,是指南的作者没有看到那篇论文吗?那篇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和专家共识这份指南的通讯作者,其实是同一个人。(此条线索来自公众号“喂药师”)

到底是作者杜立中教授对自己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论不认可,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没好意思把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写进中国的指南,那就是杜教授自己清楚了。

不管杜教授怎么想的,作为医生,如果你了解了一点茵栀黄的生产工艺,了解了中成药复杂的成份,我觉得就不应该给任何一个孩子开茵栀黄这样的中成药。作为家长,如果你了解到中成药上市前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也就不应该给自己孩子吃任用任何一种中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