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马的繁体是:仗馬。
仗马的拼音是:zhàng mǎ。注音是:ㄓㄤˋㄇㄚˇ。结构是:仗(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
仗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仗马详细内容】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絶。'
二、基础解释
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
三、引证解释
⒈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紫宸门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⒉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引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杜璡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清王九龄《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四、网络解释
仗马仗马,拼音zhànɡmǎ,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
五、关于仗马的成语
六、关于仗马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