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字组词有哪些:
瓒的笔顺是横、横、竖、提、撇、横、竖、横、撇、竖提、撇、横、竖、横、撇、竖弯钩、竖、横折、撇、点。
瓒字的笔顺图解
共二十画
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瓒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瓒的拼音为zàn,部首为王,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ㄗㄢˋ,笔顺编号为11213121353121352534。
瓒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瓒的详细内容
(名)古代祭祀时用来舀酒的一种。
二、康熙字典
瓚【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唐韻》徂贊切《集韻》《正韻》才贊切《韻會》在但切,?音㜺。《說文》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徐曰》瓚,亦圭也。圭狀,剡上邪銳之。于其首爲勺形,謂之瓚。于其柄爲注水道,所以灌。瓚之言贊,進也,以進于神也。《集韻》一曰祼器。《韻會》宗廟祼器,形如槃。《詩·大雅》瑟彼玉瓚。《傳》玉瓚,圭瓚也。《疏》正義曰:瓚者,器名。以圭爲柄,圭以玉爲之,指其體謂之玉瓚,據成器謂之圭瓚。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則瓚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瓚,其柄之圭長尺有二寸,其賜諸侯,蓋九寸以下。《又》釐爾圭瓚。《傳》九命錫圭瓚。《前漢·揚雄傳》?瓚觩䚧。《註》服䖍曰:以?玉飾之,故曰?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爲柄,用灌鬯。觩䚧,其貌也。又《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韻會》才旱切,?音趲。義同。叉人名。《正韻》漢書註:臣瓚不言姓。按水經注引薛瓚註漢書,是姓薛也。又《集韻》則旰切,音贊。圭也。一曰雜名。
三、辞典解释
【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瓒读音:zàn怎么读:名词 含有杂质的玉。《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名词 古代祭礼中用来舀酒的玉勺。《诗经.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下面介绍下瓒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瓒】字的诗词有:
《三陈公佥事祚中丞察侍郎瓒》、《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下第寄欧阳瓒》、《懒瓒赞·垂颐寒涕满头霜》、《懒瓒和尚赞》、《懒瓒和尚赞》、《分题得金山晓钟送金瓒归娄东》、《倪瓒·泛宅浮家避蒙军》、
关于【瓒】字的组词有:
关于【瓒】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