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挺出生时间:宋开禧元年(1205年)。字号:字方淑,号东轩,。所处时代:宋代。主要作品:《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东东提刑归抵》《加东道》《视师颂》《挽想庵和尚》《加东道·隆暑赫炎曦》等。
关于常挺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常挺的诗词 点此查看常挺的详细内容
《挽想庵和尚》、《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东东提刑归抵》、《加东道》、《视师颂》、《视师颂·岷山穹隆》、《加东道·隆暑赫炎曦》。
二、人物简介
常挺,字方淑,号东轩,连江县东岳铺(今凤城镇)人。生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任正奏,历官右垣,转给事中。淳祐中(1241~1252年)官校书郎,改秘书郎。宁宗宝祐二年(1254年),迁著作郎,出知衢州;召为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进太常少卿,累官工部侍郎。以宝章阁直学士,出知漳州、泉州。咸淳元年(1265年),召为权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进献《帝学发题》,擢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年),任端明殿学士;不久,任通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升任同知枢密事兼代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咸淳四年(1268年)乞归,拜资政殿学士,致仕。著有《诸儒性理文锦》八卷。
三、造福乡里
据20世纪90年代编纂的《连江县志》载,封建皇朝时代,连江籍任过中央正部长(正二品)以上官员仅6名,而常挺位居副宰相,为连江历代担任京官职位最高的乡贤,可谓自连江建县以来, 出将入相第一人常挺传世之作,仅有一部《诸儒性理文锦》八卷。清代《四库书目提要》云:“其书全录宋儒性理之类间亦上及韩愈、柳宗元等,分六十四类,文以类附。常挺在故乡连江留传下的史迹不多,其中有两件值得称道。常挺在朝廷任工部侍郎、给事中时,连江知县陈沅对教育颇重视,县学旧有泮池(即水池),在县学外,不符合古制。陈沅迁泮池于学门之内,且扩大三倍,常挺欣然命笔,作《泮池记》。另一件景定3年(公元1262年),县城常兴寺废弃,改作道观“泰山庙”(今连江一中所在地),原有庙产九百余亩,争执不已。常挺上书朝廷,将庙产改为观产,纷争遂息,这两件事民国版县志上均有记载。
四、游宦卅载
常挺为人正直,为官不阿附权势,历来为人称道,史称他“封奏不阿,与袁高比。凡陪祀、陪宴进诗皆寓箴规,不为容悦,而议论每切中时务,又为论者听改”。宋理宗在位四十年,晚年宠信奸臣,荒嬉怠悄元兵压境,内忧外患,理宗仍宠爱宦官董宋臣,既原复进,要常挺草拟制书,挺却缴还诏书,向皇帝三上奏章强谏。其第三篇谏文云:“臣去年七月二十日以董宋臣除入内侍省押班,连日两上缴奏,方具第三疏御笔之谕再四,臣遂请告乞归,……夫尧言之布下咸诵。帝志之熙,疑谋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