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

2024-08-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的一项法规,针对用人单位向职工支付工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范。

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施行,旨在规范用人单位向职工支付工资的行为。该法规对于工资发放的时间、形式、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规定了以下内容:1.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每月不得少于最低工资标准。2.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建立工资支付台账,并向职工提供工资条和计算明细。3.用人单位应当采用银行转账、现金支付或其他方式将工资直接支付给职工,禁止以任何形式代扣代发工资。4.用人单位不得拖欠职工工资,也不得降低职工工资。总体上,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保障了职工的权益,规范了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雇佣关系,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可以在什么情况下拖欠职工工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欠缴职工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维权。但是,在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困难时,可以与职工协商通过延迟支付、分期付款等方式解决工资问题,但应当尽力避免形成欠薪局面。

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合法行为的重要法律。在用人单位与职工的雇佣关系中,合法规范地执行该法规,有利于保持用人单位与职工的良好关系,促进企业发展。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条例暂行规定》第四条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职工工资,不得减少职工工资,但是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降低职工的工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