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有优先继承权。同一顺序的继承人所得份额一般相同。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则由第二顺位继承人进行遗产的继承。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公民的遗产继承问题的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对于侵吞遗产的继承人,法院可以判决其少分遗产。如果侵占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触犯相关法条,涉嫌侵占罪。有些继承人在遗产还没有分配前,就先去争抢遗产,人民法院对故意隐匿、侵吞或争抢遗产的继承人,可以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遗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条 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