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是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申请劳动仲裁可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生育保险的纠纷。没交生育险无生育津贴,但可通过单位报销费用或丈夫的生育保险报销。三胎享受90天产假,难产可增加15天,多胞胎每增加一个婴儿增加15天。单位可自行制定产假天数标准,但不得短于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二胎是有生育津贴的。
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缴纳生育保险的问题产生纠纷的,那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没交生育险有生育津贴吗
没交生育险是没有生育津贴的。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对于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员工,可以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保护条例,通过单位进行生育费用的报销和生育期间基本工资的补偿。如果生育险没交够一年,那么生产时可以用丈夫的生育保险报销。
三胎有产假和生育津贴吗
三胎有产假和生育津贴。
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所谓产前假15天,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除了90天法定基本产假天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女职工能享受增加天数的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有些单位在女职工产假天数问题上自行制订标准,只要产假天数不短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更强,应当予以认可。
结语
生育津贴是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参加生育保险的,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享受津贴的情形包括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有劳动纠纷可申请劳动仲裁,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进行调解和裁断。申请劳动仲裁需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并在一年内提出。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员工无法享受生育津贴,但可以通过单位报销生育费用和丈夫的生育保险报销。三胎有产假和生育津贴,法定产假为90天,可根据特殊情况增加。单位可制订自行标准,但不得少于法律规定,以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