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意义及规定是什么?

2023-10-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遗赠抚养协议法律规定是指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承担生养死葬义务并享有受遗赠权利。遗赠人一般为无子女或独立生活困难的老人,扶养人可以是亲属、邻居或朋友等。此类协议需遵守法律规定,超出法律保护范围可能失效。虽然遗赠抚养协议具有功利性,但法律承认并有相应规定,因此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涉及遗赠抚养的人士是必要的。

法律分析

当前许多人都会采用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来保障自身的后续生活,抚养人在尽到自身义务之后可以按照协议内容获得自身应该得到的财产或者是物品,不过对于遗赠抚养协议法律规定其实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如果协定内容超出法律保护内容的话就会导致失效,那对于我们来说遗赠抚养协议法律规定是什么呢?

遗赠抚养协议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一般来说,这里的遗赠人是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立生活存在困难而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他享有受扶养人扶养的权利,负有死后将其遗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这里的扶养人一般是遗赠人的亲属、街坊邻居或者其他亲朋好友等。他负有扶养遗赠人、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接受遗赠人遗赠财产的权利。这里须强调的是: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因为法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具有法定的互相扶养和互相继承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不着以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另一类是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里的遗赠人一般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鳏寡孤独的“五保户”老人,他们享有受其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扶养的义务。集体所有制组织,一般是指“五保户”、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五保户”遗赠财产的权利。

虽说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的话抚养显得成为一种功利性的任务,但这样做也并没有什么错误,谁对自身进行了抚养善待自己即可按照协议内容获得相关的赠品,也是符合情理的,法律上对于遗赠抚养协议是承认的,而且有遗赠抚养协议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如果我们涉及到遗赠抚养的话一定要对此有所了解。

结语

遗赠抚养协议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协议,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分为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和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通过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双方可以明确义务和权利,确保遗赠人在生活后期得到适当的抚养和财产分配。虽然遗赠抚养协议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在法律上是被承认和管理的。因此,对于涉及遗赠抚养的事项,我们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