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
(2)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
(3)以欺诈的手段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4)以胁迫的手段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5)乘人之危签订的买卖合同。
(6)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所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
(7)当事人之间没有签订书面二手房买卖合同,又无据可查的,亦认定为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合同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当立即终止履行。
对于无效合同造成的财产损失,一般采取如下方法处理:
(一)返还财产。
(二)赔偿损失。
一、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为: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定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为了避税签订了两个价款不一样的合同,因为该合同中的价格是为了避税而约定的,双方当事人不会按照该价款履行。
但是,除了有关价格的条款,其他合同的条款诸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并不存在无效的情形。那么,该合同除价格外的条款还是有效的。也就是说,该合同属于部分无效合同。
二、合同是否可以邮寄签字
合同可以邮寄签字,但最好当面签订。合同无效的情况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订立书面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