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是无偿提供,不设定使用期限,有限制条件;出让土地需要支付出让金,设定使用期限;划拨土地用于公益事业或回迁房,出让土地多为商品房;划拨需政府批准,出让需招标、拍卖;划拨土地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土地可转让、出租和抵押;划拨土地通常无使用期限,出让土地有40年、50年或70年等期限。
法律分析
划拔和出让土地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划拨土地是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却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比如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出让土地是国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即:出让要支付对价,有使用年限;划拨免费提供,一般不舍得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有一定的限定条件。
2、房屋类型不同。
划拨土地一般为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
而出让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
3、取得方式不同。
土地划拨: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
土地出让: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4、权利义务不同。
划拨的土地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
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
5、期限不同
通常划拨的不会规定使用的期间,而出让的有使用期间,一般分为四十年、五十年和七十年等。
拓展延伸
"划拔土地与出让土地的异同点有哪些?"
划拔土地与出让土地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首先,划拔土地是指将土地从一种使用方式划拔为另一种使用方式,通常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决策和管理。而出让土地则是指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企业,以获取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其次,划拔土地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归属于政府,而出让土地则是政府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他人。此外,划拔土地通常发生在土地用途变更、城市规划调整等情况下,而出让土地则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等目的。总的来说,划拔土地和出让土地都是土地使用权的变动形式,但在决策主体、土地权属转移和目的性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结语
划拔土地与出让土地在性质、房屋类型、取得方式、权利义务和期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划拔土地是无偿提供的,一般用于公益事业或建设用地,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而出让土地需要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多用于商品房建设,使用期限有限,并具有转让、出租和抵押的权利。划拔土地由政府决策和管理,而出让土地是政府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目的也不同。综上所述,划拔和出让土地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