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合同中有违约金合法?

2023-09-2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劳动合同中,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主张该约定无效而拒绝承担。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中,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是不合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可以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如下: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因而,劳动者辞职时,用人单位如援引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按约定承担违约金,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劳动者可以主张该约定无效而拒绝承担。

还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本公司利益会违反《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强迫劳动者签订违约金条款,这样的违约金条款是无效的。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如何计算?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计算通常基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而言,违约金的计算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违约的性质、违约的程度、损失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规定的限额等。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固定金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按一定比例计算的违约金。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并确保违约金的金额合理、公平、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在劳动合同中计算违约金时,应当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性和合理性。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除法律允许的情况外,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计算应根据双方协议或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考虑违约的性质、程度、损失情况和法律限额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计算,并确保违约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劳动者在辞职时,除特定情况外,可以主张约定违约金条款无效,拒绝承担违约金。同时,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约定,强制劳动者签订违约金条款是无效的。在计算违约金时,建议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