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信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2023-09-2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根据《刑法》第214条,涉案金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涉案金额巨大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会的,要看涉案金额来判刑。销售“高仿”属于违法,情节严重或者销售额较大的,涉嫌犯罪,或是转手倒卖高仿品,同样违法。法律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微信平台上销售高仿产品的法律风险与合规指南

销售高仿产品涉及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在微信平台上销售高仿产品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高仿产品往往涉嫌侵犯原创设计、商标权、专利权等权益,一旦被发现,可能面临侵权诉讼、赔偿责任等法律后果。为了合规经营,销售者应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确保所售产品的合法性。此外,合规经营还包括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规。销售高仿产品不仅存在法律风险,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因此,建议销售者遵守法律法规,选择合法合规的经营模式,以避免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的发生。

结语

销售高仿产品涉及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此外,销售高仿产品可能侵犯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为了合规经营,销售者应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确保所售产品的合法性,同时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规。建议销售者选择合法合规的经营模式,以避免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二十条 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