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醉驾:
1.醉驾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驾行为人因醉酒在驾驶过程中通常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以至于对驾驶行为失去合理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因此,醉驾行为对自身及公共安全危害极大。
2.根据我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醉驾者主观心态的认定:
1.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系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理论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对饮酒后驾车的事实是明知的,但对酒后驾车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的抽象危险没有认识到,或者虽认识到此种抽象危险但轻信能够避免,故属于过失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会产生抽象危险,仍希望或放任危险的发生,系故意犯罪。我们同意第二种意见。
2.分析醉驾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可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入手。首先,从认识因素方面看,行为人应对该罪构成要件要素“道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社会意义有一定认识。行为人只要凭生活经验对上述要素有一定认识即可,不要求其对上述要素的法律含义有准确的理解。同时,行为人还要认识到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危险性,但该认识以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根据,而不是以行为人自己是否认识到其醉驾行为存在危险性为标准进行判断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