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的主要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必须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务中介则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法律分析
劳务派遣不同于劳务中介,其根本区别在于劳务派遣组织必须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是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其相互关系调整适用《劳动法》。劳务中介组织主要是通过向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收取一定的劳务中介费用。劳动者与劳务中介组织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也不存在劳动关系,其相互间的关系不受《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拓展延伸
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工作模式、法律责任与雇佣关系的比较
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在工作模式、法律责任和雇佣关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工作模式上,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工作场所由劳务派遣单位提供;而劳务中介则是指劳动者通过中介机构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用工单位工作。在法律责任方面,劳务派遣单位对派遣劳动者的工资、社会保险等承担责任;而劳务中介在法律责任上主要负责劳动合同的履行和纠纷解决。在雇佣关系上,劳务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存在雇佣关系,而劳务中介则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直接建立雇佣关系。因此,了解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的差异对于雇主和劳动者在选择合适的用工方式和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在工作模式、法律责任和雇佣关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劳务派遣要求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受《劳动法》保护。而劳务中介主要提供劳务信息服务,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劳务派遣单位还应按月支付劳动报酬,无工作期间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了解劳务派遣与劳务中介的差异对于雇主和劳动者选择合适的用工方式和维护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的义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