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履行赔偿后的法院判决执行办法: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询财产;拒绝履行将受信用报告记录、限制高消费、出入境,甚至可能被拘留;有能力而拒不执行者涉嫌犯罪。民事案件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审查、开庭审理、调解协议、上诉和二审审理。立案条件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分析
法院判决后被告不履行赔偿的办法具体如下:
1、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之后,如果债务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另外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2、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民事案件流程是:
1、起诉;
2、立案审查;
3、起诉受理;
4、排期开庭;
5、开庭审理;
6、达成调解协议;
7、当事人不服裁判的,可以提起上诉;
8、二审审理。
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被告拒绝履行赔偿责任,应对此情况应采取的措施
在被告拒绝履行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被告进行沟通,明确其拒绝履行的原因,并尝试解决争议。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要求强制被告履行赔偿责任。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此外,可以考虑采取其他合法手段,如申请冻结被告的财产或要求其支付违约金等,以迫使被告履行赔偿责任。最后,保持耐心和坚持,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身权益的保护。请注意,具体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实施。
结语
在被告拒绝履行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与被告沟通,明确原因并解决争议;如沟通无果,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获取更具体建议;考虑采取其他合法手段,如冻结财产或要求支付违约金等;坚持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权益保护。具体措施应根据情况和法律法规调整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