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申请可以由嫌疑人和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提出,也可以由律师代为申请。申请人需要提交书面的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法律分析
嫌疑人和被告人本人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也有权提出申请。如果嫌疑人或被告已经委托律师为其辩护,那么该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要使用书面的形式,相关机关还要责令提供保证人或者的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由谁执行?
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及其指定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也可以由其指定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违反公安机关的监管,否则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同时,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不得干扰案件调查、起诉或者审判工作。
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嫌疑人和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均可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而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需要使用书面形式,相关机关还需责令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取保候审的申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才能获得批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