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2023-10-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内退政策允许近退休或工龄满30年的员工与企业协商一致,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保费。生活费标准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最低不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生活费标准的120%。企业如不执行内退政策,损害员工利益,员工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政策。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当然各个企业有自己的固定,具体内退工资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

如企业不执行国家“内退”有关政策,损害职工利益的,职工可向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国资委、信访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拓展延伸

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

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是根据一系列因素来确定的。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应当与其原先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以及职务等级等因素相匹配。其次,考虑到内退职工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个人能力等因素,工资标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此外,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能力也会对工资标准的确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需要经过企业内部的协商和审批程序,并且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内退职工的工资标准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旨在保障内退职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内退政策为即将退休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提供了一种灵活的退养方式。根据协商一致,企业将逐月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保费。生活费标准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生活费标准的120%。内退工资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若不执行政策,职工可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内退职工工资标准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发[1993]111号令)》第九条

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