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工匠精神演讲稿 篇7

2024-07-1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各位,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的演讲我要从自己曾写过一题为《愚翁新说》的寓言说起,大致内容是:愚翁和智叟大学毕业后,一同应聘到一家企业工作,因为没有经验,让他们从基层做起。智叟很聪明,也很能干,但他却不满足现如今的工作岗位和待遇,整日抱怨,满腹唠叨,总觉得自己是一只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工作的不开心、不快乐;而愚翁则踏踏实实、勤学好问、快乐的工作着。当愚翁劝智叟多点勤奋、少点抱怨时,智叟却说:“我一大学生却在这里做着最底层的工作,能不抱怨吗?树挪死,人挪活,你若聪明,就和我一起跳槽”。愚翁却说:“我工作的很快乐,为什么要跳槽”。就这样,智叟像中了“抱怨”的毒药一样,频繁地更换工作,一直在底层岗位跳跃着;愚翁则因勤勤恳恳、快乐工作的态度,很快便得到了的赏识。

  从寓言中我们可以显然易见,愚翁和智叟谁才是真正智慧的人,所以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做远离抱怨的智者》。

  前段时间,一朋友向我啰啰嗦嗦抱怨一大堆,归纳起来就是:孩子不懂事,老公不体谅,工作薪水低,老板太苛刻。当我问她世上有哪个孩子不让家长操心?哪个丈夫或妻子是完美的?哪个档次的薪水能够满足你的欲望?哪个老板是无所求地付出时?她沉默了。其实她不明白的是,自己所有烦恼都来自抱怨。

  细心发现身边有三类人最喜欢抱怨:一是热衷攀比、爱慕虚荣之人。这类人喜欢别人向自己投来惊羡的眼神,陶醉在恭维奉承之中,亲朋团聚时与人比官职、比财富、比享受,优于人则沾沾自喜,次于人则郁郁寡欢,怨运气不佳、怨社会不公、怨老爹无能。二是缺乏担当、推诿责任之人。这类人总喜欢找借口、寻开脱,自己工作做不好,怨上级不了解情况、瞎指挥;怨下级缺少执行力、不听话;怨同事没大局意识、不配合;怨前任没有打好基础,留下历史包袱和隐患。三是持才傲物、目空一切之人。这类人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好高骛远,自诩怀才不遇无伯乐,稍有不顺就会“讲怪话”、“发牢骚”,甚至以“敢讲敢骂”为炫耀。

  以上这三类人不能说是愚笨,但起码都不智慧。曾经我也是一个抱怨很多的愤青,抱怨过上夜班,抱怨过收入低,抱怨过不公平,抱怨过伯乐不常有,但多年的工作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抱怨。

  《韩非子》中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宝石珠玉要得到世人认定,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抱怨别人的时候,是否应该想想自己是否有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是否有值得夸耀的资本。

  中央电视台做的专题节目《大国工匠》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节目中的8位国宝级的“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一线的杰出劳动者,都工作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做的也是最平凡的工作,有焊工、有钳工、有捞纸工……。没有过硬的学历,也没有超人的天赋,他们之所以能够把工作做到极致和完美,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是因为他们都对工作充满爱。一个不喜欢本职工作、整日抱怨的人,是不可能带着爱做事的;一个把劳动或工作当做苦役的人,也不可能带着爱去劳作。这些出色的工匠们都有一种本领,就是把哪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转换成“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才充盈饱满。试想哪一个出色的工匠是满腹抱怨的人。

  有一则公益广告我记忆犹新。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乐观者说:“多好,还有半杯水”;抱怨者却叹息说:“嗨!为什么只剩半杯水”。其实快乐和抱怨就在一念之间,抱怨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我们何不把抱怨转化成爱,相信带着爱去工作的人,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

  著名作家李碧华说过: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如果命中注定是打工,便打好它。别把青春葬送,你在家跷二郎腿,青春也一样葬送,光阴不会过得慢点。有些人是不必工作的,但那不是你,反正都要做了,何不快乐一点去做?

  乐观的人处处可见“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抱怨的人举目皆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用乐观的态度善待自己呢?

  远离抱怨其实是一种智慧。只有远离抱怨,我们才能认真学习工匠,不断精进技术、提升能力,成为不折不扣的“宝玉”;只有远离抱怨,我们才会发现,沟通原来很简单,行动可以很积极,生活可以更美好,世界原来很美丽,成功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