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调查的几所小学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40岁之间,年龄的结构较为合理,另外70%以上的教师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学历层次较高,不存在教师老龄化和低学历问题,该教师队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 性别结构不合理
学校女教师明显多于男教师,15名班主任中,只有一名男教师。20--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比例为53.56%,而该校女教师比例为93.3%,远远高于这一平均值。“在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成人的作用是‘父母式’的教养,即使教师也应该提供类似父母的形象。
父母的形象是分别由不同性别的人承担的。”男性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敢于挑战与冒险、知识面相对较宽,在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学科知识结构上与女教师存在互补,因此在小学阶段,合理的教师性别结构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 教师素质不高
20--年,全国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04%,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0.26%。可以说从统计数据上看,农村学校的教师已经拥有了能够胜任小学教学的知识能力和结构。但实际调查中发现,教师还存在些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仍按传统观念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仍采取用“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仍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没有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按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或参考书的模式,缺少创新。第二,教学能力较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正规院校毕业,并拥有大、中专以上文凭,但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教师队伍中从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的非常少,大多数教师没受到过系统的教师教育技能训练。
3. 课堂中普通话使用频率低
从口语发展时期来看,大量的研究报告证明语言习得存在着一定关键期:一般是指人从2岁到12岁的这段时间。在这一时期,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段时间,语言的习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小学生正好处在这一关键期的中后期,因此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学校
师生较频繁使用方言。这主要是由于受方言环境影响,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普通话训练,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大多数都讲方言,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以方言为主。这反映出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学生日常交往中对普通话的使用还不普及,学校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不应只限于号召,而应把普通话作为衡量和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内容,加强在农村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