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一条线,那就是重视德育,教会学生做人。首先,我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在各方面注意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遇顺境不骄傲,遇逆境不消沉,乐观开朗;在学生面前表现对人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心理状态。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以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心境迎接晨起的朝霞。教师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几年来,我习惯性地进到教室,放下提包便擦讲台桌,整理好讲台桌上的粉笔和板擦,这些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学生的课桌椅排列整齐,书桌排列整齐)。
教育学生时,不要总是以训人的口气说:“你给我听着….”如果说:“我正在听,你慢慢说….”,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聆听学生的心声,可缓冲气氛,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压力,学生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已获得班主任的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作为老师,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什么,忧虑什么,做事的动机又如何?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去帮助他,这样一来,师生间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就会建立起来。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我主要采取个别谈话,这时环境和时机要恰当。一般选在休息室(教师),在了解情况之后进行,做到有理有据,对症下药。师生间的谈话应在双方关系融洽时进行。谈话前,自然引入话题,不给对方设置心理防线。让对方感受到教师真诚、亲切,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他静有所思,能循序渐进地达到教育他的目的。每次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我首先讲为什么要求他们这样做,这也可以说是战前的思想动员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还应是一个明察秋毫的“气象专家”。能通过学生的表情来预测阴晴雨雪,及时把一切不利因素窒息在萌芽之中。做一个对每一个学生都心中有数的人。
一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常常违规的学生他们人数虽少,但影响很大。教育这类学生常是班主任无可奈何的问题。对这类学生在学习上要松辫子,在行动上要给路子,要给他们一个转变过程。遇到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多一份宽容,少一点斥责,效果会好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期开学初,有一位学生迟到2、3次后,我问他的.原因,他的回答是什么:“我迟到不迟到跟我的学习成绩又不成正比。”虽是高三年了,学生仍未经历社会的风雨。性格尚不健全,对事物的认识较肤浅,犹如一棵幼树,需要及时地灌溉。
对优等生的教育,在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在动机上。高三年了,优等生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的目的绝不是做给人家看的。绝不能以满足鹤立鸡犬不宁群的欲望为目的,而要把今天的成功与明天的伟业联系起来。对于优等生,要用较高品质的目标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因为一个人的潜能是否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所面对的目标。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应适当高些。开学初,我就组织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近期学习目标、远期学习目标、奋斗目标。半学期时,再进行修订。有了目标,就犹如远航舰看见在了灯塔;有了目标,每个人每天心中都有一个不做凡人、俗人和庸人,要“做大事,成大器”的高层次追求。无形之中,他们就淡化了身边琐事和烦恼。净化了心灵。同时也使得他们把主要精力聚集于学习。这种学习动力是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动力源。优等生也有缺点,但他们自制水平一般较高,自尊心较强,往往看不到错在何处,轻轻点一下,只起隔靴搔痒的作用。不如静观不良后果的苗头,寻找契机,切准脉搏,击中要害。令其顿悟。事实是最好的老师。优等生的“第一次”过失会使他记忆终生,“第一次”会成为“只一次”。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老师一惯因有的权威性,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在心理上往往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对老师往往敬而远之。有许多心理话不敢也不愿和老师讲。这样往往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针对性而盲目地进行。教师要以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从生活、学习等和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有父母般的爱心,又有朋友般的真诚,树立自信,增强自律,形成自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