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员工因工伤被认定为六级,单位可否解除合同?

2023-09-0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工伤五级、六级伤残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保留劳动关系并领取伤残津贴。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工伤职工可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法律分析

工伤六级以上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不能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但个人可以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社保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知识拓展: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何种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的有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

拓展延伸

员工工伤认定为六级后,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员工工伤认定为六级后,单位一般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员工因工伤被认定为六级后,享有特殊保护,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部门批准,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条件,单位才能解除合同。因此,单位在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咨询劳动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避免违法行为导致法律风险和纠纷的发生。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相应月工资的14个月或16个月。同时,用人单位应保留劳动关系并安排适当工作,如无法安排工作则按月支付伤残津贴,金额为相应工资的60%或70%。职工也有权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咨询劳动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符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