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血管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这是一种会自己消退的肿瘤
在传统分类方法中,依据形态学,血管瘤被分为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等。后来,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被重新分类,其中血管瘤以细胞增殖为特点,包括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丛状血管瘤等,而婴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类型。
这种良性肿瘤,在出生时并不明显。许多爸爸妈妈在宝宝刚出生时,会发现皮肤上有几个小红点,认为这就是个胎记。其中,这里面有部分孩子所患的正是血管瘤。要到孩子出生2周后,血管瘤逐渐增大,慢慢变成红斑、肿瘤,宝宝皮肤上就会出现一个“小草莓”,而这种血管瘤也常被形象地称为“草莓状血管瘤”。
肿瘤本身就已经让人足够恐慌,这种血管瘤偏偏生在体表,尤其是头面部等区域,特别损伤“颜值”,因此让爸爸妈妈焦心不已。更让爸爸妈妈感到害怕的是,这个肿瘤的生长速度简直是“日新月异”,让爸爸妈妈简直片刻都不能等,恨不得立刻给宝宝去掉。可宝宝又那么小,能不能接受手术?手术后会不会留疤?这又让他们纠结不已。
婴儿血管瘤的特点本来就是0-6个月生长迅速,但6个月以后,它的生长速度就会慢下来。到了宝宝1岁以后,它基本就不怎么长了; 到了宝宝5岁的时候,70%的宝宝血管瘤已经自然消退;在宝宝7岁时,90%都已经自然消退。
血管瘤的治疗有点“乱”
血管瘤有自己的生长特点,有的家长乱投医,真是花钱又伤身,血管瘤的规范治疗是怎样的呢?首先,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大部分宝宝的血管瘤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生长,然后自行消退。但还是有30%的宝宝消退不够完全。为了宝宝的“颜值”,医生们会通过治疗,来对其进行控制,避免它长得太快、太大,这样自然退起来比较容易,预后也更好。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还是很安全的,而且费用也非常低廉,一个宝宝也只要百元不到就能够控制好。所以,这也是在婴儿血管瘤规范治疗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
其次,在指南中还将局部注射药物作为二线治疗方法; 病情更复杂的宝宝,则可以考虑三线治疗方法——手术。通过这样的规范治疗,绝大部分的宝宝都会在长身体的过程中,逐渐告别身体上的“小草莓”,而且不会留下什么不可磨灭、严重损伤“颜值”的伤痕。
但是要注意,如今在血管瘤治疗中存在一些“乱象”,我们还遇见了许多爸爸妈妈,因为过分焦虑、四处求医,结果给宝宝花了上万元,血管瘤看似好了,宝宝皮肤上却留下了巨大的疤痕,这就太糟糕了。所以,我们也要对下面这些“疗法”了解一二,以免无意中误伤宝宝。
二、血管瘤疾病的护理常识
第一点
就是上面提到的宝宝的护理,要保持日常宝宝的清洁护理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毛细血管瘤有浅表皮血管瘤,表皮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另外洗澡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宝宝血管瘤。
第二点
是因为宝宝很小并不知道轻重,所以宝宝喜欢抓挠自己身体上的异样之处。这时候需要你给宝宝经常修剪指甲。婴幼儿喜欢用手乱抓挠,特别是面部。因此要经常修剪婴儿指甲以免抓破血管瘤。
第三点
是发现了宝宝得了这方面的病症之后要去专业的医院找医生进行咨询,确定后再做决定,确定血管瘤类型,做好日常观察。综上所述婴儿血管瘤的日常护理很重要,作为宝宝最负责任的爸爸和妈妈不要慌张,要照顾好生病的宝宝。经过这三点介绍后,如果你照做了,相信你的宝宝不会更严重,因为受到良好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恢复的也会更快。为了宝宝的健康和美丽这点护理小常识是必须知道而且是能够做到的。
婴儿的血管瘤的形成主要是在妊娠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组织在分化阶段,发生了分化异常所引起的的,由于组织出现异常分化是由于控制基因出现了小小的错构而造成的,从而引发了血管瘤。由天在妊娠期,孕妇受到了外力的作用,从而导致的胚胎受到损伤,使局部的组织发生出血,而一部分的造血干细胞到了其它胚胎细胞里,使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了血管样组织,也就导致了血管瘤的发生。所以要预防婴儿血管瘤的发生,就要从早期的胚胎组织发育做好护理。
1.孕妇妇女应注意饮食的调理,合理饮食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但也要注意饮食禁忌。孕期妇女应避免吃会增加雌性激素的药物、食物。研究发现人体内雌性激素增多是诱发血管瘤产生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女性血管瘤发病率远大于男性的重点所在。因而尽量减少孕期女性体内雌性激素,也是预防先天性婴儿血管瘤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家长们要注意婴儿饮食营养的均衡搭配;婴儿营养均衡搭配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宝宝少患疾病。
3.不可食用辛辣冷凉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胚胎,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孕期妇女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研究发现,孕期吃刺激性食物某些激素可能刺激胚胎的发育,有可能使婴儿血管等组织发育异常,从而诱发血管廇及其他的先天性疾病。这也是预防婴儿血管瘤发生的注意事项之一。
三、血管瘤的分类以及治疗方案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方法是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留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冷冻治疗
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
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四、血管瘤患者不宜吃哪些食物
1.烧烤食品:烤肉油脂含多种致癌物
明火烧烤时,烤肉的油脂滴在烧红的木炭上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包括苯并芘、四甲苯等400多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这些致癌化合物有些通过烤肉进入人体消化道,有些通过烤肉的油烟进入人的呼吸道,这些致癌物质在体内蓄积后,能诱发胃癌、肠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有相关资料表明,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
烧烤要吃得健康,一是要选择正确的烧烤方式,应选择炉烤、电烤。二是少吃肥肉,制作时可带肉皮烤,但吃时应该去掉肉皮,烧焦的一定不能吃,因为烧焦部分致癌物含量最多。不少人都喜欢在吃烧烤的时候喝上几杯冰啤酒,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致癌物质的吸收。
2.膨化食品:多吃易致重金属超标
爆米花可能是人们吃得最早的膨化食品,但是没多少人知道,高温密闭的铅罐做出的爆米花,出锅后会含有很多铅。膨化食品含有重金属,一是加工这类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二是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通常会有铅、锡合金,在高温下,这些铅容易汽化,汽化后的铅就会 污染膨化的食品。
经常吃膨化食品对儿童的伤害很大,铅会慢慢积蓄于血液和骨骼中,很难被自然代谢出来。当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造血等系统造成明显损害,尤其会导致认知障碍或思维能力下降。
为了追求口感,有些膨化食品会在表面加上氢化油脂,烘焙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就会越多。反式脂肪酸可对人体产生危害,最终可导致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部分恶性肿瘤、痴呆症等的发生率增高。
3.油炸食品:让人生病头脑不灵光
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多了,会成为我们俗称的“千滚油”。千滚油中包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甚至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油条是很多人爱吃的早餐,但为了追求口感,有不法经营者会在油条里加上含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的膨松剂。如果吃了太多含有这种膨松剂的食物,首先最容易损害脑组织,可能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