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生在北方的居民,根式熟悉的不得了,因为生地的产地主要是在北方,相对来说,南方居民对生地要陌生一点。不太了解生地。那么,生地怎么吃,有哪些食用方式呢?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长6至12厘米,直径3至6厘米,有的细小长条状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
生地黄做法指导: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配伍;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款不错的食膳:
生地龙骨汤,生地60克,熟地20克,生姜一小片,蜜枣2颗,龙骨适量。先将龙骨飞水,再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的水,褒2个小时就可以了。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在深圳一带,人们最喜欢使用生地制作“圣地龙骨汤”,在炎热的季节,喝上一道生地龙骨汤可是非常的享受,不过烹饪最好选择新鲜的生地最好了。营养价值比较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