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山一院建脊柱侧弯互助会助患者度难关 新苗基金两周年

2023-08-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fdgallery$$$

8月4日,新苗基金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一院)举行,为了帮助更多患者获得矫正治疗,活动当天,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还发起了成立“新苗基金患者互助会”。通过互助会,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普及脊柱侧弯的防治知识,并为贫困患者发起互助捐款等互助活动,有部分术后患者甚至当起了“小医生”,指导其他患者进行矫正治疗。

新苗基金成立两周年 捐助贫困患者300余万

成功帮助60余位脊柱侧弯患者“挺起来”

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主任杨军林教授透露,新苗基金自2010年成立至今,共有60多位脊柱侧弯的青少年获得了新苗基金的救助,并顺利完成了手术。

据了解,新苗基金由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共同成立,主要为0—28周岁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部分治疗费用资助。作为中山一院脊柱外科牵头成立的脊柱侧弯中心,联合了17个科室近50名成员,拥有成熟的团队、完善的治疗设备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近年来不断突破脊柱侧弯技术难关,在脊柱侧弯矫形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1年该中心完成170余例脊柱畸形手术,位居广东省第一位。

成立新苗基金两年以来,募捐到慈善基金500.3万元,已经累计为60余名贫困患者提供手术费用达300余万。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难度与风险并存

搭建交流平台让患者在互助中共同康复

中山一院脊柱外科李佛保教授指出,脊柱侧弯矫形是一个难度与风险并存的手术,其最大风险便是神经损伤,严重可引起瘫痪甚至死亡。据相关资料显示,脊柱侧弯目前是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约为1%-3%,其发病率相当高,约0.25%-0.27%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相当一部分的脊柱侧弯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不但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对工作和婚姻也会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中山一院脊柱外科李佛保教授说,这也是中山医院脊柱侧弯中心坚持下去的动力。中山一院新苗基金负责人杨军林教授透露,脊柱侧弯中心团队两年来一直致力帮助更多因贫困患者减免费用,以完成手术走上正常人的生活。“尽管手术风险很高,也有部分患者在术后曾发生过并发症,但是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将支撑着我们一起走下去。”杨军林教授表示新苗基金将继续运作,脊柱侧弯患儿可申请救助。

作为骨科手术中风险和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接受脊柱侧弯手术的患者迫切需要加强侧弯术前准备,术后康复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与交流。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加入到互助交流的队伍中,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在新苗基金成立两周年之际,成立了一个旨在让脊柱侧弯患者互帮互助的沟通交流平台——新苗基金互助会正式启动。该互助会在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指导下运作,在全国24个省市行程志愿者审核网络,由术后患者就近协助上门家访核实情况,并在互助会成员之间发起捐款活动,帮助贫困脊柱侧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互助会由患者推选志愿者担任管理人员。

据了解,互助会成立后,中山一院脊柱侧弯中心将不定期提供脊柱侧弯知识指导。一些术后患者甚至扮演起“小医生”的角色,为其他患者普及脊柱侧弯知识,指导他们开展术后康复治疗。

附:新苗基金资助额度、申请条件以及申请程序

符合以下条件的贫困家庭脊柱侧弯患者可以申请新苗救助基金,资助额度根据侧弯程度、家庭贫困条件报销手术费用到30%-80%。

基金申请条件:

(1)全国或海外2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

(2)救助对象直系亲属必须持户口所在地的镇以上街道、单位与民政厅三方出具的家庭特困证明。

申请流程:

(1)救助对象直系亲属必须如实填写《救治专项资金申请表》,提交家庭特困证明、医疗机构就诊病历等相关资料。

(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苗(脊柱侧弯)救助基金专家指导小组审议并提出医疗所需费用额度和评估意见后,交基金管理办公室上报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审批。

(3)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审批后,即可使用。

基金申请咨询电话:020—37632321、020—87755766—8236、18928862024

基金联系人:文诗奇

基金网站: http://www.chinascoliosis.com

基金邮箱:xinmiaojijin@yahoo.cn

基金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510030)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