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进一步巩固、掌握有关采访的有关知识。
⑵学会选择访问对象、时间、地点。学会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⑶了解些采访报告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
⑴初步学习整理分析采访记录和撰写采访报告
⑵进一步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大方与人交往的能力。
⑶进一步培养制定采访计划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2、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情感。
3、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难点:
如何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及怎样撰写采访报告
活动准备:1、照相机、笔记本和笔
2、信息准备:想一想,开展“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这一主题活动,我们要做哪些准备首先我们得弄清哪些是成功人士,他们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他们在哪方面获得了成功)。
活动时间:10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活动时间:4课时
1、引出主题
生成本次活动的主题
2、讨论课题
围绕采访,确定被采访的人士,通过学生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3、复习有关采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4、制定活动方案
(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教师在学生人数、能力及家庭住址等方面应做好协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什么是成功人士进行讨论、交流,摸清社区或校园有哪1
些成功人士,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教师随机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对小课题活动设计进行参与、合作、指导。
①确定采访对象
可以是小区里从事普通工作的名人,可以是会做生意的老板,也可以是大学里的科学家到教授,还可以是校园里成功的同学,要有代表性,只要他们获得了成功,受到大家的尊重的都行。
②选择访问地点
考察被采访人家附近,征求被采访人意见,小组讨论决定。
③选定访问时间
既要我们有空的时候,又要被采访人有时间,不影响休息和学习。
④了解被采访人的情况,组员一起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访谈表,预设好访问提纲。
5、完善访问活动方案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请其他小组成员评价、提议。
(2)教师指导评价,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选人是否合适,他是否愿意接受采访,若不接受准备采取什么办法如努力了仍不能接受采访,就只能另外选采访对象。
②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采访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怎样让被采访人高高兴兴地接受采访
③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采访的路上及地点也应注意安全问题。
(3)模拟采访: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采访的问题是否明晰呢我们还有注意什么①
③交流评价模拟采访的情况,小组修改、完善采访活动方案,使之更趋合理。
(4)落实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准备好采访所需要的东西。
2模拟演练,围绕“走向成功”主题你可以采访同学、老师、家长等。想一想,通过模拟采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想到解决的方法是:
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访问对象:
访问地点:
访问时间:
访问形式:
活动目的:
访问内容:
访问工具:笔记本、笔、照相机、录音机或录像机
人员分工:
资料呈现方式:
二、课题实施阶段
活动时间:5课时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
1、活动前的准备:学习采访的有关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工,准备好活动所需器材,明确访问目的,事先设计好所提问题,事先预约等等。
采访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4
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
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在采访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徐时,她始终是一幅面带微笑客客气气的面孔。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家大型饭店的执行经理,她把对客户的应酬也习惯性地用在了采访上。我们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先和她拉起了家常。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在众多的采访题材中,人物采访相对复杂,采访的尺度也不容易把握,采访前不仅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结束后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
事前准备
采访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因为记者要经常进行采访,接触很多人物,而记者不是超人,不可能非常了解所有的采访对象,这就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事先了解。可以利用网络、书籍、知情人等途径,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谈话方式、喜好、甚至作息时间等,要对被采访对象的情况了然于胸。采访前要把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对采访有用的信息,根据节目需要拟定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提问的时候也不至于问一些外行话。例如,在奥帆赛的时候,记者要对运动员进行采访报道。帆船比赛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大家对这个项目的了解不是很多,而且记者对运动员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提前做功课,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运动员的时间都很紧,这样在采访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紧凑而高效地进行采访,这对运动员也是一种尊重,所以采访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采访前的沟通
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不要马上进行采访,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先进行一下沟通,在谈话过程中,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核实。如果在沟通过程中被采访对象能感受到记者对他的情况非常了解,会比较容易拉近距离。同时,根据现场沟通情况再次核定采访提纲,如果有些问题比较敏感,自己拿不准该不该问,应就这些问题和当事人进行交流,在得到当事人确认后,再进行采访。这样,在确认采访提纲的同时,也让当事人对所要采访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至于显得太突兀,可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采访前的交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消除被采访对象的紧张感。很多被采访对象平时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但是一到了镜头前,对着话筒就不知所云,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沟通交流,用轻松的聊天方式消除他们的紧张感。
在采访过程中,也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根据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节目需求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人物采访不同于新闻类采访,新闻类采访需要直接切入主题,不能拖泥带水,尽量避免空话套话,用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专题性质的采访就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提问,从一些小的、边缘性的问题开始,逐渐向中心靠拢,这样可以使整个采访形成一个链条,使主题明朗。
采访过程中的引导
无论是在提出问题时还是在倾听对方回答时,记者都要专注,不要在提出问题后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而是要看着对方,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这样一是显得尊重对方,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被采访对象没有表达清楚或者偏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地进行引导。
例如,在奥帆赛期间,笔者在采访一名德国运动员时,问他对青岛奥帆中心的印象,他说很美,然后就长篇大论说起气候来,并和他们国家的气候进行比较,这显然和我们所要的采访内容是不一致的,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引导,使他谈话的内容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引导也需要技巧,不能生硬地打断,而是要在他语气放缓时或者表达基本结束时适时接过话题,这样才不会显得唐突。
在采访中一定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并从他的话语中搜集新的采访点。例如笔者在采访德国运动员的时候,他们说来到中国之前曾专门向当地的华人学习中国文化,我马上提出请求,问他们能否说几句中文,他们非常愉快地说了“你好”、“奥帆赛”、“长城”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现场气氛特别好。之后他们还主动提出要给我们展示学到的“绝技”——剪纸,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非常成功。另外,在采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尽量让自己的表情和采访的内容相一致,并通过点头等肢体语言来回应对方的话语。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中要把自己的通讯设备打到静音或者关机状态,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声响。
采访后的交流
在采访结束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被采访对象进一步交流,就采访报道进行一些探讨,这有助8
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更多讯息,也可以对我们的采访进行一些补充。同时也能拉近我们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和他们成为朋友。
如果在采访时注意了这些环节,那么采访就会变得轻松,也会比较圆满地完成任务。但是这些只是在采访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大的环节,还有一些其他的环节也需要注意,例如当时的环境、气氛、时间、地点等。
2、按计划进行调查、访问、记录,有必要的可以进行摄像,也可请被采访的成功人士讲讲他工作的特点,现在有什么变化。
①采访时不仅要有礼貌,还要根据被采访人的工作性质聊聊天,等关系融洽以后再进行采访;
②采访时尽量多记录,尽量提具体的问题;
③一定要尊重被采访人,有些敏感的问题,如果对方不愿意回答就可以临时转换话题;④采访时可根据具体的回答来设计新的问题,不必拘泥于事先设定的问题;
⑤访问完了以后,一定要有礼貌地向被采访人致谢
⑥如果一次访谈不够,还可以安排多次访问活动,直到真正深入了解访谈对象的各种情况。
3、进行拍照的同学一定要多次拍摄,以便选择最好的照片。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访谈资料整理,对访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成采访记录,写采访感悟并进行交流。
①访问结束,及时写成情感日记(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②对调查、访问到的资料进行汇总与整理,教会学生学会取舍。
③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通过集体进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发挥集体的力量。
3、对于开展的不够顺利的小组,应做好充分准备,开展第二次的采访与研究。
(三)、各小组把自己组采访的成功人士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成功人士为什么会成功,找出他们共同的优秀品质,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
(四)学名人,见行动:
1、调查身边的同学
“存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调查一下,班上同学哪些方面表现出色,他们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2、对自己制定改进方案
我的改进方案
三、课题总结阶段
活动时间:6课时
一、整理采访记录
我们可以将访问中的快速记录与录音对照,将主要问题整理成详细的采访记录:1
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裁剪。
2、可以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及心得写入文章中。3、采访稿中可以将直接引用与简洁引用相结合。4、对摄影作品插入文字说明。
5、写写说说采访中的小故事或令你感动的地方。二、整理社区成功人士资料卡
社区成功人士资料卡
三、总结成功人士的共同品格
访问社区(校园)成功人士记录稿
时间:20__年月日
采访者:
采访对象:
记录员:
整理人员:
采访记录:
小记者:
成功人士:(把俩人对话记录下来)
⑴指导学生对本次采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⑵小组成员讨论成功人士成功的原因,他们都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⑶小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的准备工作:
讨论展示方式(可以是摄影作品、录象片段配讲解、采访稿、采访感受、采访中的小故事),甚至是宣传关心残疾人(孤寡老人)的手抄报或传单、展示时人员的分工、按汇报的需要对资料进行再一次的整理,调整、制作幻灯片等。
四、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时间:4课时
一、各小组充分展示自己前一阶段的访问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交流中应重视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1、展示访问过程中所拍摄的成功人士工作照片,以及采访照片,并附上简短的讲解。
2、各组展示讨论之后的采访稿。
3、说一说采访中发生的小故事,如有趣的事情,遇到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等等。
4、写一篇采访之后的感受,谈谈自己采访的体会。
大家讨论:活动中我的所获和反思。
二、举行“走向成功”名人故事会
三、收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选定自己的座右铭。也可以设计名人书签,激励你向成功靠近。
五、活动评价
活动时间:1课时
采访活动评价表填表时间:小组名称:采访对象:被评人姓名:被评人在采访中的任务: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