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是一种大型鱼类的通病。蒙眼时,鱼类的眼睛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白色的薄纱,如果长期不进行处理,那么眼睛就会出一些问题。蒙眼不是很严重的病,要说来其实这也不是一种病。蒙眼大多数主要由于细菌感染。如果蒙眼很严重的话鱼类就会趴缸,并且会影响视力,到时候就不能跟你进行互动了。蒙眼的多发对象是中大型鱼类,比如雷龙,龙鱼,虎鱼之类的鱼类。这期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鱼类蒙眼的各种原因。
一、打架,眼睛受伤,然后感染为啥说中大型鱼类喜欢蒙眼呢?因为中大型鱼类喜欢打架,一不小心眼睛就会受伤,这也是难免的。眼睛一旦受伤,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自我痊愈的。但是如果你鱼缸的水质非常差,脏东西沉积了不少,那么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是会蒙眼的,毕竟水里面有害的细菌确实是多了去了。
所以我并不建议随便乱混养,大杂烩式的鱼缸其实是不太好的。很多鱼习性不同,性格不一,体型差距大,这都会导致他们大鱼吃小鱼,打架。如果脾气很坏的那就需要单独饲养了。单养的鱼类发色肯定也会更棒。但是与此同时,鱼缸的水质一定要保持好。一周换一次水是最少的,不能再少了。太长时间换一次水水里有害物质飙升,不是迷鳃鱼的肯定要遭殃。是迷鳃鱼的也活得不好。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家买鱼的时候,特别是高峰期双十一双十二之类的,快递很冷血暴力,容易把鱼给摔伤,或者卖家赶着发货,手法粗暴,也容易伤到鱼。
二、心情,环境鱼类是一种感情色彩极为丰富的生物。他们可以互相交流,沟通,肢体语言也很丰富。而且他们懂得娱乐,寻乐子,所以情绪肯定是存在的。鱼类的情绪和人的情绪要相似,开心,悲哀,伤心,生气,等等都有。当鱼类伤心的悲哀的时候,是有可能会蒙眼的。就拿我养的眼镜蛇来举例子。眼镜蛇虽然习惯蒙眼。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比较神奇的现象。我刚刚饲养的时候买的是小苗,十来厘米的样子,养在一个很挤的25小缸里面,不久后就蒙眼了,换水频率是正常的。改善了多方面的条件后终究还是没治好。但是年底的时候换了一个大缸,八十厘米的缸,对它来说是绰绰有余了,入缸一天后互动性立马恢复,游得那叫一个欢快。之后三天内蒙眼完全痊愈。所以如果饲养环境狭窄的鱼友应该赶紧考虑换一个大环境,别让鱼一边蒙眼一边憋在小缸里面,这是个死性循环。
看过我视频的都认得我养的那条罗汉鱼。那条罗汉换到了原先饲养酒红雷龙的鱼缸里面之后状态也好了不少,头也起来了。所以,事实证明,也许你的鱼类蒙眼,和环境是有关的。如果你居住的环境简陋,条件很差,那么过着这样的日子自然也很不是滋味,鱼类也如此。
三、换水这方面太粗心了!很多鱼友换水很粗暴,换水根本就不管什么换的量,换水方式,补入的新水有什么要求。换水频率太高的话对一些喜欢老水的鱼类是不好的。一些鱼类肯定要蒙眼,不适应。好比如食土鲷对水质就比较敏感了。但是相反,换水次数少也是绝对不可以的!一个鱼友之前向我求助过:他的雷龙趴缸加蒙眼,头部的斑纹变得很诡异,水已经很久没换了,从开缸一个月到那次趴缸一次也没有换,期间只有补水。而且水妖精也没有洗过。水中有害物质过高,雷龙肯定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换水次数少也是个禁忌!
换水量掌握得不好,水质pH值大波动,必然也是造成鱼类蒙眼的一大凶手之一。换水通常量要少。一般情况下只换去鱼缸水的1/3,如果耐粗养的鱼类1/2。但是一下子全部换掉,是绝对不可取的!眼镜蛇如果这样换水不蒙眼才叫奇怪。
还有就是换入的水。换入的水也会导致pH值有波动。不注意调整,波动太大,可能鱼类会产生很强烈的反应。在换水之前一定要养好新水,调整好pH值。并且温度最好先放在室内恒温一下。不然一桶水下去直接差个3,4度,也很容易导致蒙眼。
最后我们来进行总结。鱼类蒙眼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打架受伤,发货时受伤,换水被刺激,环境太小,温度温差大。不过有些鱼习惯性蒙眼,很快就会自己痊愈。蒙眼用老三样就可以完美解决(换水、升温、加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为什么会蒙眼
1、鱼眼结构与功能
鱼类的眼睛结构可以分为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其中,角膜和虹膜的作用类似于人类的眼睛,但晶状体却是无法调节焦距的,因此,鱼类需要通过改变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对物体的聚焦。
鱼眼的视角较好,能够观察到周围360°的环境。这样的视觉设计基于鱼类的生存需求,能够帮助鱼类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猎物。
2、水的折射率影响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的折射率与空气有很大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光线在进入水中时发生折射。这种折射不仅可以导致视觉上的偏差,而且还会对聚焦产生影响。
鱼类的眼睛根据进入眼睛的光线弯曲程度调整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合适的聚焦效果。但由于水的折射率较高,这种方式并不总是有效,造成了类似于人的近视等视力问题,也就是“蒙眼”所表现出来的视力问题。
3、鱼眼与气泡的相互作用
除水的折射外,水中的气泡会对鱼眼产生影响。这些气泡可能影响聚焦,也可能被鱼类视为猎物或危险。
一些研究表明,在鱼类捕食时,鱼眼会对气泡反射的光线敏感。这种反射可以帮助鱼类准确地捕获猎物,并避免撞上其他障碍物。但当气泡数量过多时,它们就会对视线产生干扰,导致鱼类视力受损。
4、水质对视力的影响
水中所悬浮的颗粒和物质也会影响鱼类的视力。例如,浑浊水质会减弱光线的穿透能力,导致鱼类看不到周围环境中隐藏的危险或猎物。
而在过滤水中的过程中,过滤器可能会产生气泡或其他干扰,导致鱼眼发生“蒙眼”等视力问题。
总结
鱼的视力问题与水的物理特性、鱼眼结构与功能、水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让鱼类拥有良好的视力,养鱼人不仅需要注意水质和水中物质的数量,还要注意选购合适的水族箱、过滤器等设备,以保证鱼类的生存环境舒适。
鱼进缸为什么会蒙眼
1、水质问题
当鱼进入一个陌生的鱼缸时,鱼会对新环境做出各种反应,其中包括眼睛的适应过程。如果水质差,鱼的眼睛就会感到不适,因为水中的杂质和细菌等微小颗粒会刺激鱼眼,使其模糊或发生炎症。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这可能会导致鱼的视力暂时模糊。
此外,如果鱼缸的水温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鱼的视力。因为温度对水质的影响,可能导致鱼产生视力问题。
2、运输问题
鱼在运输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振动,这可能会导致鱼的眼睛受到伤害或引起眼睛疲劳。特别是在过度运送或不正确的袋装和运输条件下,鱼的眼睛更容易受伤或刺激。
运输过程中的氧气不足,也可能导致鱼眼受损。因为缺氧会影响血流和血氧饱和度,影响眼部血流的平衡,从而影响鱼的视力。
3、环境问题
鱼缸的环境可能导致鱼眼受到刺激和伤害,这可能是因为缸内设备的反射、光线强度不足或过强等问题。例如,缸内灯光不足会让鱼眼无法适应,因为太亮或太暗的环境会使眼睛适应时适应时间更长,并使其模糊和不适应缸内的环境。
此外,水草和其他缸内装饰物的反射也可能让鱼眼看起来模糊,从而导致鱼在进入新的缸时看起来像是蒙着眼睛一样的行为。
4、品种问题
一些品种的鱼天生就有视力问题。例如,平衡器官发育不良或眼睛退化等问题常常会影响鱼的视力。这些问题也可能是造成鱼进入缸内看起来像是蒙着眼睛的一个因素。如果鱼品种存在视力受损或缺陷的可能性,那么在购买前了解鱼的生理特征和基本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蝴蝶鲤为什么总蒙眼
蝴蝶鲤总是蒙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眼睛受伤导致蒙眼:在观赏鱼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因为鱼之间的打斗或其它原因导致眼睛受伤,进而引发蒙眼。
2. 眼睛感染细菌导致蒙眼:观赏鱼眼部感染细菌是导致蒙眼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细菌包括结核菌和弧菌,它们会导致眼睛感染并引发蒙眼。
3. 寄生虫感染导致蒙眼:一些寄生虫如原生动物和寄生虫也会感染眼睛并引发蒙眼。
4. 水质问题导致蒙眼:水质不良是导致观赏鱼蒙眼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水中氨氮等毒性物质超标会刺激眼睛,导致眼睛分泌过多的粘液,进而引发蒙眼。
5. 惊吓或紧张导致蒙眼:当观赏鱼受到惊吓或过度紧张时,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眼睛变成白蒙状,这通常是一种暂时性的反应,但也可能导致眼睛受伤引发蒙眼。
6. 外伤导致蒙眼:观赏鱼之间或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或摩擦,可能会导致眼睛受伤,进而引发蒙眼。
7. 化学药物刺激导致蒙眼:在水中投用过剧烈的化学药剂如高锰酸钾等,可能会损伤观赏鱼的眼睛,引发蒙眼。
针对上述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和解决观赏鱼蒙眼问题:
1. 维持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定期维护过滤器,以减少水中氨氮等毒性物质的含量。
2. 提供适当的养殖环境:为观赏鱼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合适的养殖环境,如合适的温度、照明和氧气供应等,以减少观赏鱼的紧张和压力。
3. 避免过度饲养密度:过度饲养密度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增加观赏鱼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应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4. 定期消毒和预防:定期使用杀菌剂和消毒剂对水族箱进行消毒,以预防观赏鱼眼部感染。
5. 提供充足的营养:为观赏鱼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它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
6.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观赏鱼出现蒙眼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更换水质、加盐、升温、使用抗生素等,以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治疗。
鱼蒙眼怎么办啊要怎么解决啊
鱼蒙眼的情况有两种:
1、擦伤。
2、细菌染。
解决方法:
1、用钾基蓝或孔雀石绿进行药浴。按药上的说明及用药量,直接倒入缸中。
2、三天后换三分之一的水,再补点药。
3、之后每隔三天换三分之一的水,每次补药,直至鱼好为止。
注意:
1、最好提高2度的水温,好了后别忘了再调回来。
2、换水时不要用刚接出来的自来水,自来水接出来后,最好放上两三天,再给小鱼换。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对鱼有害的物质。
3、药浴期间停止投喂。预防主要是日常水质的管理,水质可以通过换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