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劳动保险基金应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丧葬补助费为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根据供养人数和死者工资支付6到12个月。非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应由死者生前单位作为甲方,近亲属作为乙方,包括乙方与死者的关系、个人信息、死亡原因、救治情况和个人身份证明资料。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
非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的甲方应该为死者生前所在单位,乙方应该为死者的近亲属,在协议书当中,应当写明乙方与死者的关系。
协议书当中也需要写明死者的个人信息、死亡原因,在何地进行过救治最终无效死亡,并且应该附上乙方的个人身份证明资料。
拓展延伸
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范例及要点解析
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它涉及到劳动者工伤事故的赔偿问题。在撰写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要点。以下是一个范例及要点解析:
范例:
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
甲方:雇主/公司名称
乙方:劳动者姓名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就乙方因工伤导致死亡的赔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赔偿金额: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甲方将支付乙方的工伤死亡补偿金,金额为乙方工资的X倍。
2.此外,甲方将支付乙方的丧葬费、丧失赡养费等相关费用。
二、支付方式:
1.甲方将在签署本协议后的X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上述赔偿金额至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2.乙方应提供准确的银行账户信息,确保款项能够及时到账。
三、其他约定: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2.如有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日期:日期:
要点解析:
-协议中明确标明甲方和乙方的身份及相关信息。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协议的合法性。
-明确赔偿金额,包括工伤死亡补偿金、丧葬费等。
-确定支付方式和时间,提醒乙方提供准确的银行账户信息。
-强调协议的生效日期和法律效力。
-提及争议解决方式,鼓励友好协商并保留仲裁的权利。
以上是一个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的范例及要点解析,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结语
工伤死亡补偿协议书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它确保了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合理赔偿。在撰写协议书时,需要明确双方身份、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仲裁。以上给出了一个范例及要点解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