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松鼠是最贵的宠物松鼠,为松鼠科松鼠属啮齿动物,毛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作制裘原料,毛可制笔、刷等,肉可食用,而且因其面容清秀、身体矫健、温柔乖巧,目前许多家庭已把雪地松鼠作为宠物饲养。
雪地松鼠为典型树栖鼠种,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以树枝、苔薛和羽毛等为构巢物在树枝间筑巢,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眠,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昆虫及其幼虫、蚁卵、鸟卵及其他动物,但主要食物为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种籽,夏季多取食各种浆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亦吃树的幼芽。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雪地松鼠红褐色的毛冬天会变白色吗
会。雪地松鼠尾毛密长而且蓬松,毛色还受季节的影响,冬毛白色或灰褐色,夏毛红色,在冬季可以很好地隐藏在雪地中,以避免被天敌发现,因此雪地松鼠红褐色的毛冬天会变白色。松鼠,是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的哺乳动物。
松鼠的种属类别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岩松鼠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松鼠上颌臼齿为5枚,下颌4枚。前后肢间无皮翼。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中国有24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雪地松鼠:
雪地松鼠是最贵的宠物松鼠,玩家的追求。市场上的雪地松鼠产自新疆草原,分布于天山山脉,属于松鼠额毕亚种的变异新亚种。
大小:20~30cm。
重量:350~450g。
特征:四肢全年橘红色,耳毛橘红色。
雪地松鼠,一年换毛两季。成年体型长25cm左右,尾长可以贴背到颈部,有些可以达头部。雪地松鼠的作息时间:天明而起,天黑而息。早晚觅食货源,中午基本上在树上隐蔽处休息。每年繁殖1~2胎,每窝4~6只。雪地松鼠夏季毛色橘红或者橘,全身有少量的灰白毛色。夏季耳毛可能没有或者稀疏。冬季灰白色全身,四肢跟耳朵是橘红色,耳毛可以长达10cm,每年8月份以后开始长耳毛。南方地区可能会延迟,一般低于10度会换毛。雪地松鼠以核桃为主,野果为辅。
红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区群众又称它为“吊老鼠”。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30克
特征: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
红腹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性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产3~4仔,以2仔居多。
长吻松鼠:
长吻松鼠又名“红嘴松鼠”。
大小:20~25厘米
特征: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背毛呈灰褐色,腹毛为灰白色
长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习性与一般松鼠无多大差别,但并非完全树栖,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觅食,晨、昏时分最活跃。
岩松鼠 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扫尾子”,外形有些像红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尾长:15厘米
特征:耳大明显,四肢略短,尾毛蓬松、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毛为黄灰色,下颌为白色。 岩松鼠则栖息在山区的岩石区,岩松鼠虽然能攀登于树上,但主要还在岩石间栖息,一般营巢于岩隙间。岩松鼠白天活动,主要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如坚果、胡桃、杏等,但有时也会食农作物,是一种山林的害兽。
虾夷松鼠
大小:身长约25cm 尾长约20cm
原产地: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相同,由于体型较大,需要大而坚固的笼子。冬天不须冬眠,照常活动。
草原鼠
大小:身长约30cm 尾长约8cm
原产地:北美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出行时间:晚上
体色由到褐色都有。体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于习惯群体的生活,即使饲养多只也不会打架。在生态影片在经常出现,是很受欢迎的讨人喜欢的可爱动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动作,格外可爱,也很容易被人养驯。同时尾巴会如狗般摆动,很惹人喜爱。食物以植物为主,仓鼠的人工饲料与狗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市面有成对出售,但繁殖仍相当困难。
日本小鼯鼠
大小:身长约15cm,尾长约12cm
原产地:亚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笼内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与松鼠同科,饲养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欧洲红松鼠大小:身长约30cm,尾长约20cm,原产地:欧洲中部到西亚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属大型松鼠,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体型大、动作活泼,饲养时需有相当大的笼子。
三彩松鼠
大小:身长约20cm 尾长约15cm
原产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与尾巴为深红褐色,由两颊到侧面有条状白带,前肢与腹侧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实单调的松鼠中,是较华丽的一种。栖息于树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科的动物一共有六种,分别是三种松鼠跟三种飞鼠,分别是赤腹松鼠、条纹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魔王松鼠
魔王松鼠,英文名Squirrel,拉丁学名Sciurusvulgaris,体形通常中等大小,体态修长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
一种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色的松鼠———原产地在英国的魔王松鼠,如今成为重庆白领新贵追捧的新宠物。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食水果、种子、荤类等,在繁殖期间会吃食鸟蛋。
其它种类
金花鼠虾夷松鼠 草原犬鼠
大小:身长约15cm 尾长约12 cm
原产地:亚洲东北部、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各类生坚果、浆果、豆类、农作物、鸟卵、昆虫等为食
背部有数以五条花纹的小型松鼠。由于行动迅速且容易越狱,喂食时应注意趁机脱逃。需准备较高的笼子并在笼内装上跑轮让松鼠嬉戏运动,同时要装设木窝作为藏匿的地点。金花鼠在大自然中有冬眠的现象,若饲养在温暖的室内,冬眠的概率会降低,但不能完全避免冬眠,冬眠的金花鼠像死了一样,身体僵硬冰凉,呼吸和心跳微弱几乎感觉不到这时候,请千万不要以为它死了就把它埋了,每天都看看它,发现它冬眠就赶紧暖醒过来喂吃的,有的松鼠长时间冬眠会真的死去。由于耐热性较差,夏天时笼子应移往凉爽且通风良好的地方,万万不能被太阳晒到,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松鼠的种类有哪些?
松鼠的种类:
松鼠的种类有金花鼠、虾夷松鼠、魔王松鼠、三彩松鼠、欧洲红松鼠、日本小鼯鼠、草原鼠、岩松鼠、长吻松鼠、雪地松鼠等。
1、金花鼠
金花鼠,别称:五道眉花鼠、花黎棒、斑纹松鼠、花栗鼠。背部有数以五条花纹的小型松鼠。由于行动迅速且容易越狱,喂食时应注意趁机脱逃。栖息于平原丘陵、阔叶林、针叶林及多灌木丛的地区、山区农田等地。常在倒木、树根下或石洞中居住,白天外出活动。
2、虾夷松鼠
虾夷松鼠,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
3、魔王松鼠
魔鬼松鼠是松鼠的一个品种,属于欧亚红松鼠,民间又称魔王松鼠。魔鬼松鼠聪明好动,喜欢干净,饲养时应尽量选用宽广而高的笼子,方便它们可以尽情玩耍。
4、三彩松鼠
三彩松鼠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与尾巴为深红褐色,由两颊到侧面有条状白带,前肢与腹侧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实单调的松鼠中,是较华丽的一种。栖息于树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5、欧洲红松鼠
欧洲红松鼠属大型松鼠,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喜栖于寒温带或亚寒带的针叶林或阔叶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两岸林中觅食。
6、日本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多栖息于高山密林中。日本小鼯鼠是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适合其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食性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7、草原鼠
由于习惯群体的生活,即使饲养多只也不会打架。在生态影片在经常出现,是很受欢迎的讨人喜欢的可爱动物。
8、岩松鼠
岩松鼠,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昼行性,营地栖生活,在岩石缝隙中穴屠筑巢,性机警,胆大,多栖息于山地、丘陵多岩石或裸岩等地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果树林、灌木林等较开阔而不很郁闭的生境。
9、长吻松鼠
长吻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长吻松鼠属的动物。长吻松鼠又名“红嘴老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性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
10、雪地松鼠
雪地松鼠面容清秀,身体矫健,温柔、可爱、乖巧,许多家庭已把雪地松鼠作为宠物家养。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以树枝、苔藓和羽毛等为构巢物,在树枝间筑巢。
雪地松鼠什么时候变色
1、什么是雪地松鼠
雪地松鼠是一种分布在北极圈地区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也被称为“北极松鼠”。它们具有浓厚的毛皮和肥大的尾巴,在极寒的冬季能够生存下来。雪地松鼠的典型颜色是白色,在冬季可以很好地隐藏在雪地中,以避免被天敌发现。
2、雪地松鼠为什么要变色
尽管雪地松鼠的毛皮颜色一般为白色,但是夏季时它们的毛发会变为褐色,这是因为白色的毛发在夏季无法很好地隐藏在土地和树枝上,容易被捕食者发现。所以在夏季,它们需要变色以适应环境。
另外,雪地松鼠变色还与季节和性别有关。在春季,雄性雪地松鼠会变为亮白色,以吸引雌性。而到了夏季,它们会变成褐色或灰色,以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并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攻击。
3、什么时候雪地松鼠变色
雪地松鼠变色的时间因环境、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异。通常情况下,雪地松鼠会在4月至5月间开始褪色,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在11月至12月,它们的毛皮会重新变为白色,以适应漫长的冬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高纬度地区,雪地松鼠的变色时间可能会更短。因为当气温开始下降,雪地松鼠必须迅速褪色,否则它们会在白色被积雪覆盖之前很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4、影响雪地松鼠变色的因素有哪些
雪地松鼠变色的时间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降雪量、食物供应、光照和昼夜长度等。当气温开始下降,雪地松鼠需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以提高生存能力。
此外,研究表明,北极松鼠和地理位置和海拔也有关系。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降雪量不同,导致雪地松鼠的变色时间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同样的,海拔高度也会影响雪地松鼠毛发的变色,因为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雪地松鼠需要更多的白色毛发来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