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和“风”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的诗为范围,以这两个意象为中心,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艺术创造作一点探究。
对“月”和“风”的考察各分五项:
1用什么字词来修饰“月/风”:用“A+月”、“A+风”表示。
2用什么字词来表述“月/风”:用“月+V(或V+月)”、“风+V(或V+风)”表示。
3“月/风”和什么形象同现:用“月~N”、“风~N”表示。(“月/风”可以和X并列,也可以和N分开出现。)
4“月/风”的表述和什么描述同现:用“月V/S”、“风V/S”表示。(这实际上是两个小句的紧缩,常用来表达诗人细微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
5“月/风”在诗篇中经常和什么情景、什么感情联系:用“月—X”、“风—X”表示。
从计算机检索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月”、“风”和其它字词的各种组合。但从诗歌鉴赏的角度看,其中有的是通常的组合,研究的价值不大;有的是超常组合,反映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奇妙的艺术构思,是研究的重点。
(一)月
(1)A+月
“月”前面加修饰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性状+月:“明月”、“落月”、“新月”、“寒月”、“孤月”等。这一类很常见。但李白和杜甫的诗中也有不同的表现(见下)。
2、季节+月。按理说,“季节”可以是“春、夏、秋、冬”,但在李杜诗中主要是“秋月”。这和诗歌描写的景象有关,因为“秋月”最圆最亮,最值得欣赏,也最能引起人的思念,所以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
处所+月: 如“山月”、 “江月”、 “边月”、 “碧溪月”、“石濑月”等。此类多见于诗歌,“月”和景物配合,形成一幅风景画。而在不同的背景下,“月”也各具不同的情态。 “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显得高远、清爽,如:“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李白:酬岑勋见寻)[1] “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显得光洁、柔和,如:“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杜甫:江月)。而“边月”出现在荒凉的边塞,往往给人高寒、肃杀之感,如“边月随弓影 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五)至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则是在山峰上有月轮,在江水中有月影,而且一静一动,意境十分优美。
地名+月:“镜湖月”、“西江月”、“金陵月”、“鄜州月”、“瞿塘月”等。“月”本来是各地都能看到的,并不专属于一个地方。但诗歌中却常常有“地名+月”,描写的是诗人在某地所见之月,这往往是紧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的。杜甫的《望月》最为典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事实上,同一个月亮,在长安的杜甫和他在鄜州的妻子都能看到。但杜甫把月亮称为“鄜州月”,而且说“闺中只独看”,显然是为了突出在战乱中独居鄜州的妻子的孤单,和诗人对她的想念。尾联两句,“月”字没有出现,但是是隐含着的,“双照”的主语就是“月”,因为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夫妻团聚的愿望,所以,这个“月”是夫妻共望的明月,不必再强调是某地之月了。
以上在诗歌中都还是常见的组合。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超常组合,如:
漂月: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李白:楚江黄龙矶南)
水月: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李白:赠宣州灵源寺)
白月: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杜甫:谒文公上方)
“漂月”指漂在水中之月,很形象生动。“水月”是水中之月,佛教用以比喻虚幻之象。“白月”是佛教用语,望已前为白月,望已后为黑月。不过这些用语只增加了诗的哲理性,并没有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下面一首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玲珑”不可能是“望”的状语,应是“秋月”的修饰语,这可以用张祜的诗为证:
半夜四山钟磬尽,水精宫殿月玲珑。(张祜:东山寺)
那么,为什么不说“望玲珑秋月”呢?因为这既不合汉语的习惯(汉语中只能说:玲珑之秋月),又不合近体诗的平仄和句法(“望玲珑秋月”是迭平,近体诗一般不用“1-4”句式),所以把“玲珑”放到动词“望”的前面。唐诗中这种句式并不少见,如:
如瓜煮大卵,比线茹芳菁。(韩愈:城南联句)
这也是一种超常组合,可以造成一种“诗家语”。
又:杜甫诗中有“新月”、 “初月”、 “纤月”、 “缺月”、 “残月”,可见诗人观察之细。如:“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洞房)“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热云集曛黑,缺月未生天。”(湘江宴饯)“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残夜)
(2)月+V(或V+月)
第二种要考察的组合是“月”和什么动词(或形容词)组合,构成主谓和述宾关系。常见的组合有:“月出”、 “月照”、 “月皎皎”、 “望月”、 “玩月”等。
超常组合如:
月苦: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李白:过汪氏别业)
浮月: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李白:书情题蔡舍人)
月翻: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吐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
“月”是无生命的,“苦”是一种心理状态,按常规“月”和“苦”不能搭配。李白诗中说“月苦”,是一种移情作用,把诗人自己的感情移到月上去了。“月翻”,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这里说的是江中之月在浪中翻滚,造语很奇特,但写景很贴切,很生动。通常“舟”不能“浮月”,这里的“月”也是江中之月,月夜行舟,船在映着月影的江面上行进,好像在月上漂浮。这时一种很美的意境,诗人用短短的五个字就写出了这种意境。通常“月”不能作“吐”的宾语,“山”也不能作“吐”的主语。但是“四更山吐月”一句,把月亮一点一点从山上出来的景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显示出杜甫“炼字”的高超。
李白《月下独酌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人能举杯邀月,月能随人徘徊,与人交欢,这是一种超常组合。但是,这种组合奇妙而不怪异。这首诗不像卢仝《月蚀诗》讲了一连串关于“月”的神话,而是根据人们平常对“月”的感觉加以合理的想象。“月亮跟我走”是小孩都熟悉的感觉,“我歌月徘徊”只是把这种感觉诗化而已。诗人在世上寂寞孤单,所以只能希望以月为友,与月相亲。带着这种感情看“月”,就会感到“月”似乎也在给自己友善的响应,于是就写出了“我歌月徘徊”和“醒时同交欢”,“永结无情游”这样的诗句。实际上,这也是诗人感情的外化。这种超常组合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它使读者感到新奇而又切近,所以在千载之下,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月~N
这里说的是“月”这个意象经常和什么别的意象一起出现。一般来说,与“月”同属一类、人们经常由“月”联想到的事物,在诗歌中往往和“月”同时出现。常见的组合如:“日~月”、 “星~月”、 “云~月”、“风~月”、“花~月”等。“日”、“星”、“云”、“风”都是和“月”同类的天象,“花前月下”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美景,所以它们在诗歌中常常同时出现。
超常组合如:
冰~月:明明金鹊镜 ,了了玉台前 。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一)
松~月: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李白:送蔡山人)
银河~月: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杜甫:天河)
酒~月: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李白:五松山送殷淑)
从“月”一般不容易联想到“冰”。李白诗中把“冰月”并列,是着眼于它们“洁白”“明亮”的共同点。明镜如月,美人似冰,冰月相映,更加明亮洁白。“松”是草木类,“月”是天象类,两者也差得较远。但是从古人的审美观念来看,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在古代诗人看来,“松——月”的关系并不亚于“花——月”的关系,而且可能比“花——月”更雅。“银河”和“月”虽然都出现在夜空,但在诗歌中同现的并不多,可能是因为人们不把它们看作同一类。在杜甫《天河》中,“银河”是主要形象,“月”是伴随“银河”而出现的。“月”和“酒”离得更远,两者的同现主要是在李白诗中。月下饮酒,“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李白诗中十分常见,因此,“抚酒”就想到了“月”。
在李白诗中还有不少关于“月”的比喻,比如把“月”比作“白玉盘”等,是比较常见的。下面的比喻比较奇特:
月~雪: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李白:秋山寄卫尉)
水~月: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李白:越女词之五)
两个相似的事物用作比喻,一般人容易想到,也因此容易变得陈旧,失去艺术的生命力。而两个差得较远的事物(如“月——雪”,“水——月”)用作比喻,则要透过表面,把握其内在的相同之点,所以一般人不容易想到,而这样的比喻,往往显得新鲜、生动。
(4)月V/S
诗人往往对事物有一种非常细致的观察,也会细致地观察到两件事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比较隐蔽,而诗人能够发现;有的是人们习焉不察,而诗人却敏锐地觉察出来。但在古典诗词中,这种联系往往不是明白地说出,而只是把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甚至是紧缩成一个句子,其间的联系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所以,这样的诗句既精炼又含蓄,非常耐人咀嚼。李杜诗对“月”的描写有很多这类诗句,下面选取一些加以分析。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李白:避地司空原)
这不仅是说雪后夜空如洗,月光普照,而且使人想到月光照在雪地上,更加晶莹洁白,是一幅绝好的图画。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杜甫:绝句六首之六)
李杜笔下“月”这个意象千姿百态,这里出现的是“月移石”:月影在江边的石上移动而去。这是诗人的视觉印象,和上面所引“孤月浪中翻”相近。但这句诗不但写出了这种视觉印象,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江动”。“江动——月移石”,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样由因果复句紧缩而成的诗句,在唐诗中是很多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这句看来好像和上一句一样,也是既写出视觉印象,又写出造成视觉印象的原因,只不过句式换成了“结果——原因”。其实不然。这首诗的诗题是《旅夜书怀》,诗人在夜间不可能放眼四望,他首直接先感受到的是“星垂”,“月涌”,然后进一步环顾四周,才觉察到“平野阔”,“大江流”。“星垂/月涌”和“平野阔/大江流”是诗人先后观察到的景象,当然,从事理上说,后者也是前者的原因。可见。这种紧缩小句能包含多种关系,其表现力是很丰富的。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月入”是月光照进了室内。“月入”和“霜闺悲”有什么联系呢?这可以和李白另一首诗参看;《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时值深秋,在外面征战的丈夫还不回来,妻子思念丈夫,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对着户内的月光,心中更加悲伤。
天寒鸟已归,月出/山更静。(杜甫:西歧村寻置之一)
“月出——山更静”,这不仅因为月出是在夜间,而且因为月光给山野涂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这两句可以和王维的一首诗参看。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的也是月光下的春山的寂静。虽然王维诗中与“月出”直接联系的是“惊山鸟”而使山鸟鸣叫,但山鸟的鸣叫不是使人感到喧闹,而是更衬托了山中的寂静。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杜甫:秦州杂诗之二)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紧缩。本来是两件相关的事情,可以分别用两个句子表达:“露垂于叶”和“月明(动词,照明)之”。但诗人为了表达的精炼,把前一个句子变成一个词组“垂叶露”,而且让它作“明”的宾语。这样,在短短的五个字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下一句“云逐渡溪风”也是一样。这十个字,构成了一幅乡间风景画。
和“月~N”比较,“月V/S”这种组合更富于艺术表现力,它能表现出“月”的各种形态和相关事物的联系,使“月”这个意象千姿百态,而且充满动感,具有深厚的内涵。
(5)月—X
在诗歌中,“月”可以出现于不同的情景中,可以和不同的感情相联系。但在多样性中还是有一个基调:和“月”联系的情景是宁静。和“月”联系的感情是思念。这是可以用计算机查找与“月”相关的诗歌,分析统计而得出的(当然需要人工干预)。
下面举两首典型的诗歌: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风
“风”这个意象比“月”更虚一点,但用来表现“风”的方法大致和“月”相同。上面分析了李杜诗中“月”的意象,下面再分析李杜诗中“风”的意象就可以简单一些,相同之处就不再多说,重点说明一些不同之处。
(1)A+风
常见的组合:“微风”、“和风”、“烈风”、“北风”等。
诗歌中的组合:
天风: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李白:有所思)
松风: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李白:题元丹丘山居)
雪山风: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杜甫:春日江村之三)
渡溪风: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杜甫:秦州杂诗之二)
“风”不像“月”那样实,除了“微风”、“和风”、“烈风”、“北风”等组合,“风”没有多少性状可说。但是,风从不同的地方吹过,它给人的感觉不同,所以在诗歌中常常见到“处所+风”的组合。这些组合在散文中少见,在诗歌中多用。
如“天风”。风本来是在天上刮的,为什么还要说“天风”呢?这是为了强调它是不同于“起于青苹之末”的微风,“天风”往往包含着强劲、威猛的意味。“松风“在唐诗中常见。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从松林中来的风带着一种清新之气,所以唐诗中“松风”还可以用来比喻优雅的琴声。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雪山风”不言而喻是带着寒气。“云逐渡溪风”和上面分析过的“月明垂叶露”一样,是一个紧缩的诗句,“渡溪风”是由“风渡溪”这个句子转换来的词组。
(2)风+V
常见的组合:“风吹”、“风生”、“风暖”、“风清”等。
超常组合:
风开: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李白:经乱后将避地)
风破:岁晏风破肉,荒林寒可回。(杜甫:山寺)
风催: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风妒: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
“开”、“破”都是使动用法,用“风+使动”可以很精炼地表达出风使对象产生某种结果。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得力的就是使动的“绿”字。“风”是没有生命的,但后面跟上使动后,就提升了一点生命度,好像风有意地使对象产生某种结果。“催”本来是人发出的动作,“风”后面用“催”使“风”生命度更加提升,而且用一个“催”把“秋风起”和“寒梭响”这两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个“炼字”的好例子。说“风妒”就把“风”拟人化了。这些都是诗歌中特有的。
“风吹”虽很常见,但李白诗中有些“吹”的宾语很奇特:
吹霜: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李白:胡无人)
吹月: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李白:鲁郡尧祠)
吹愁: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李白:独酌)
吹梦: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吹我心: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
“霜”不是风吹来的,但是寒风凛冽就会有霜,所以诗人说“严风吹霜”显得十分形象。“月”更不是风能吹动的,是诗人把月在天空的运行想象为长风吹送的结果。“愁”、“梦”是抽象的东西,更不可能是风吹的对象。但在诗人奇特的想象中,它们也被风吹来吹去。最奇特的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似乎是违反常理的,但读者能理解,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反常合道为趣。”李白的这些诗句正是反常而合道的,所以有奇趣。
(3)风~N
常见的组合:“风~云”、“风~尘”、“风~花”、“风~月”等。
诗歌中特有的组合:
唐诗中很多“风”与其它事物的组合,形成“风+N”的结构。如:
风泉: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李白:答长安崔少府)
风竹: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风蝶:风蝶勤依桨,浴鸥懒避船。(杜甫:行次古城店)
风榭: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杜甫:将别巫峡)
风磴: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杜甫:郑驸马宅)
风壤: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杜甫:野望)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构中 “风”和“N” 不是简单的修饰关系,比如,“风泉”不是“风之泉”,也不仅仅是“风中之泉”,而是“风中叮咚作响之泉”。这可以有大量的诗句为证。如:
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张九龄:始兴南山下)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
其它如“风竹”是风中摇曳之竹。“风蝶” 是风中飞舞之蝶。“风榭”是微风吹拂之榭。“风磴”是通到高处的石磴,因为高,所以有风。“风壤”是风吹日晒的土地。总之,“风”和“N”之间可以有多种关系,需要读者根据唐诗中的用例自己去想象和归纳。这是诗歌的词语和日常使用的词语不同的地方。
(4)风V/S
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李白:春滞沅湘)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杜甫:船下夔州)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杜甫:野望)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杜甫:雨不绝)
前两例“风V”和“S”都是因果关系,不用细说。“风起/春灯乱”,也可以说是因果,但联系下一句“江鸣夜雨悬”,更确切的理解应是,两句写诗人在船中的所见所闻。见的是“春灯乱”,由此而知“风起”;闻的是“江鸣”,由此而知“夜雨悬”。这两句诗的表达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很相似。“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受到宋代叶梦得的盛赞:“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 (《石林诗话》卷下)说表现了杜甫的“体物”之细。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也是把“细雨”和“鱼儿出”,“微风”和“燕子斜”联系在一起,而这两者为什么有联系,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的。
最后两例比较特殊。不论是按韵律还是按句法,“风”都应该单独一读,而不应该把“风”理解为“更落”和“乍稀”的主语。“落”的是“叶”,“稀”的是“长条”,句子应读为“叶稀/因风/而更落”,“院中长条/因风/而乍稀”。“风”本身就有吹动的意思,所以这两句仍属于“风V/S”的组合,表达诗人观察到的“风(吹)”和“叶落”,“条稀”的联系。
(5)风—X
和“风”联系的情景:(和风)温暖;(烈风)寒冷。
和“风”联系的感情:(和风)愉悦;(烈风)悲苦。
典型的作品: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李白《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 ,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