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骨折护理费的赔偿期限和护理费的支付标准,以及办理残疾证的流程。骨折属于七级至十级伤残范围,可以获得6个月至12个月的护理费赔偿,护理费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同时,还介绍了伤残赔偿标准和办理残疾证的流程。
法律分析
骨折护理费的赔偿期限为6个月至12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骨折属于七级至十级伤残范围,因此可以获得6个月至12个月的护理费赔偿。护理费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具体支付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对于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骨折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等级,一般可以拿到工资的30%作为护理费用。
一、伤残赔偿标准如下:
1、一至四级代为缴纳医疗保险,每月补贴伤残津贴,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伤残补助金由本人27个月工资按等级依次递减计算;
2、五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本人工资,六级16个月,五至六级补贴社保;
3、七至九级伤残补助金由本人13个月工资依次递减,再根据当地标准解约时补贴医疗就业补助金。
二、办残疾证的流程如下:
1、有资格申请残疾证的申请人为本人或者法定监护人,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残联提出办理残疾证的申请,需要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和符合规定的照片;
2、县级残联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3、县级残联将对残疾人直接进行残疾评定,或者让残疾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残疾评定;
4、县级残联初审残疾评定,符合即发放残疾证,不符合即退回。
综上所述,骨折护理费赔偿6个月至12个月。骨折属于鉴定中的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是会赔偿6个月至12个月的护理费,护理费费用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每个月支付的。并且生活护理费的支付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支付,骨折是属于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等级,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拿到工资30%的护理费用。
结语
骨折护理费的赔偿期限为6个月至12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骨折属于七级至十级伤残范围,因此可以获得6个月至12个月的护理费赔偿。护理费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具体支付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对于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骨折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等级,一般可以拿到工资的30%作为护理费用。办理残疾证的流程为向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残联提出申请,需要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和符合规定的照片。县级残联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残疾人直接进行残疾评定或让残疾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残疾评定。最后,县级残联初审残疾评定,符合即发放残疾证,不符合即退回。
法律依据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