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教学随笔
5月教学随笔,来了,你进入学习的状态了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准备的5月教学随笔,仅供参考!
5月教学随笔篇一
教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
教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临模临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上上楼的好方法,确能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带来不少弊端:思维受束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我认为应拓宽临摹概念,以原作为主,但可取舍。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变化,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创造大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舒展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补充生动有趣的情境添画,找错改画。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狐狸和鸡》《小鸭子学游泳》《后悔也来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空缺一张,要求补上),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儿童画就本意来说,是为了用自己的画表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儿童画,也可称为“儿童意愿画”,这种意愿画有很大的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儿童扩散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在找错改画中,我故意画错,让小朋友找出错处,在学生哈哈大笑中改正。
例:《小鸭子学游泳》一课,我把小鸭子的嘴画成小鸡的嘴,学生一下发现错了,说小鸡的嘴才是尖尖的,而小鸭的嘴是扁扁的,通过形象的描述,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特征,并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3.设计生动有味的画题,以吸引注意,激发意愿,突出教育主题。
例如,《熊猫的故事》和《后悔也来不及了》,虽然讲述的都是说熊猫因不注意保护眼睛变成近视这样一个故事,要求学生画熊猫在太阳底下看书影响视力这样一个画面,前者似开门见山,却不适合低年级,而后者似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谁后悔呀,后悔什么呀?”无形中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题上来,激发了兴趣和作画的愿望,使儿童追求完美的表现形式。
5月教学随笔篇二
本学期本班进行的主题教育是环境教育《熊猫》,通过本次主题环境创设中以及主题的开展、说主题比赛等工作的展开,我颇有些收获,下面我就从以下三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对环境创设进行小结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而言,环境就是课程,环境就是老师,环境就是幼儿生活与游戏的快乐场所。这句话我们老师都会说,但是我觉得做起来却不是每个班级的老师都能做得到的。我们每学期都做主题,每次刚开始都有很多奇思妙想,这面墙我想怎么设计,这面墙我想做什么。对于班级的每面墙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我班的公共区域,我们就设计了做一个“竹林”,把班级设计成一个大竹林,国宝熊猫就住在里面。所以我们就做了许多竹子,然后打印了许多的熊猫贴在竹子上面,一下子班级“熊猫”的主题就很明显了,氛围也特别的强。同时我们在语言区设计了“熊猫表情对对碰”的可爱墙面,这个墙面特别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平时很喜欢,也经常去模仿熊猫的许多表情。还比如我们根据班级主题将孩子们的进区卡全部更换成可爱的“熊猫宝宝”进区卡。这些都是我班环境的亮点。
二、学有所获
通过“说”主题的比赛和实地的环境观摩评比,我也有许多的收获: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幼儿在 "有准备的环境"中, 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很多班级都很体会到老师对做环境理解的深度,同时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比如小二班与中五班,教师运用其特长,做了很多精细的手工材料和玩教具,使得班级幼儿在进区时不仅可以玩区域里的拼插玩具,还可以玩一些与班级主题相结合的自制玩具。比如小三班的结题活动“爱鸟”宣传活动,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可以看得出老师在设计的时候是有想法的有思考的。我们以后也要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能仅限于主题系列书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本次的学习与反思,我对下一次的环境布置与主题开展,有了新的工作计划那就是让主题墙“活”起来。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关注主题墙,而不仅仅是“摆设”,也可以让幼儿的智慧和教师共享,教师还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负担,两全其美。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种“活动”墙面装饰,要赋予创意的设计、智慧的装扮,而不仅仅只是散落的将幼儿的作品、教学挂图进行张贴,就算完成了主题墙的布置,这样的教育价值是微小、显而易见的。教师怎样做到创意的设计,其中离不开对整个主题位置的思考:采用何种图案、怎样摆放等,让活动的意义真正体现。有时教师的一点小装饰、小说明,一个小标记,就能让整个主题焕发光彩,达到视觉和教育的“双赢”。
我们在班级环境创建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除了自我提高、班与班的互相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使孩子们的兴趣点,成为班级教育环境的亮点。
5月教学随笔篇三
在沙子区域活动时,两个宝宝为了一样恐龙玩具争抢了起来,由于游戏时间已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了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
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其它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5周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地谦让,那岂不是教育的失败!
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轮流着、交换着玩,最后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作奎小朋友玩夏天手里的小汽车,就用自己的“植物僵尸书”和他交换,两人商量后,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文化世界的一种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