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主要讲述了员工待岗问题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式。公司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后才能进行岗位调整,且不得强制员工待岗。如果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安排其待岗: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工作中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违反公司劳动纪律或不服从管理和工作安排、以及其他情况导致未上岗。
法律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与公司协商,寻求变更劳动合同。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可以尝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并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2.如果公司不愿意与协商,我们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以便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调整员工岗位需要和员工协商一致的,如果公司强制的话肯定是违法了法律规定。
二、什么是待岗
是相对在岗而言的,待岗不同于下岗,按照劳动部门的部署,近几年要实现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岗,有的转为失业,其中还有一部分我理解就是转为待岗了。法律对此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省市地方法规规章作了规定。
三、待岗期单位与员工解除合同应该怎么办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待岗多久单位会解除合同。但确定的是待岗后,用人单位不能以待岗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双方终止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仲裁时效内,依法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四、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安排其待岗:
1、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的;
2、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
3、严重违反公司制度、但又未达到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
4、工作中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
5、违反公司劳动纪律、不服从管理或不服从部门工作安排的;
6、其他情况导致未上岗的。
结语
在面对公司调整员工岗位的问题时,劳动者应积极主动地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获相应经济补偿。同时,公司强制员工待岗是违法行为。待岗是相对在岗而言的,不同于下岗。但待岗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安排其待岗: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工作中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违反公司劳动纪律或不服从管理和工作安排、以及其他情况导致未上岗。如果员工面临待岗情况,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