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教学的导入语 篇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教学内容分析:苏教版小学十一册第期七单元

  这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通过课文知道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从中学习知识,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志向。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花岗岩”一段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文章浅显生动,通俗易懂,教学时倡导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开启思维、积淀情感,并辅以议的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本课的教学,既要教育学生从小学习、认识大自然,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本文的体裁:科普小品文(师板书)

  介绍作者:伊林及他的作品。

  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

  对照检查批改

  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2、给“砧”字注音。(学生上黑板注音)

  理解它的意思

  (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2、把大自然的文字分为上下两册,分别给它们起什么名字?

  (三)课文哪几段写了天书,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1、转换角色:你来当水手或飞行员介绍天上的文字

  a、第二段:你现在是一名水手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出示小熊星座)怎样寻找北极星。

  引读:水手读懂了北极星,“即使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b、第三段:谁愿意当飞行员,把你的经验告诉其他飞行员。

  如何识别砧状云(出示图片)

  2、读懂天书后,用简练的语言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      )是(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      )是(        )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四)再看看脚下的土地,自学5、6段,读懂课文。

  1、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2、你觉的那一段写得最有趣,从文中画下来,体会这样写得好处。

  学生交流,品悟文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及质疑的写法。

  再读一读,感受作者形象的写法。

  (五)你们还懂得那些大自然的文字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打开紧闭的门窗,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读天上的每一颗星,读地上的每一粒石子,感受大自然的无限乐趣。

  板书设计:

  北极星                            辨别方向

  砧状云       大自然的文字         识别天象

  石灰石   (观察,查找,请教)     曾是汪洋

  花岗岩                            冰川运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