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 篇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的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修行,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里悟出人要想成才不能回避竞争,竞争能促使人更好更快的成才,但是在竞争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3、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联系实际,由课文走进生活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产生烦恼、决定辞行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生 :(齐读)

  师 :(出示幻灯片1)

  玄奘  法门寺  名僧

  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这三者关系的句子。

  师 :幻灯片出示学生找出的一句话: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 :齐读。

  师:法门寺是怎样的一座寺庙?找出写法门寺的句子。

  师 :(出示幻灯2)

  1、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 ,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2、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

  师 :轻轻读读这两句,你对哪些词语有感觉 ?

  师 :读这两句。把这几个词强调一下。齐读。

  师 :作为一位法门寺的和尚,别人在你面前这样评价法门寺,你是什么感觉 ?

  师 :如果你个普通小寺庙的和尚,当别人在你面前这样谈论法门寺,你有什么感觉 ?

  师 :想象自己是不同的角色,读一下。

  师 :当初玄奘是带着向往、自豪而来,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还能感觉到自豪、向往吗?涌起在心头的是什么?

  师:请你读。

  (幻灯出示3):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师:在这种情况下,想想有人劝玄奘离开有什么原因?

  二、比较烛火与太阳,确定目标

  师 :下面4—9自然段都是玄奘和方丈的对话。我们先看4、5两个自然段。

  师 :你选择哪个角色读。

  谁来做玄奘,谁来做方丈?

  师 :这是一段关于烛火和太阳的对话。问烛火和太阳,实际上问的是什么?

  生:愿意成为哪种人。

  师:烛火和太阳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师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烛火和太阳相比有没有优点呢?

  生 :回答。

  师 :玄奘想做太阳,于是方丈带他去看寺后的松树。

  三、虚心受教,幡然醒悟

  师:方丈带玄奘去看了两种树,第一种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幻灯4):

  这棵树乱枝纵横,枝干又扭曲,只能做煮菜的薪柴。

  师 :第二种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幻灯4):

  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齐、挺拔。

  师:读这两句话,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回答。

  师:自己读第八自然段,我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谁来告诉我原因。(学生读课文,“它们长在一起……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如果我要同学们把刚才的这段话,浓缩成一个词,你选哪一个?(竞争)

  (幻灯出示5):

  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师 :为什么说可能?

  师 :为什么不说进了法门寺就能成为名僧,而说可能?

  师 :是啊。作为一棵树,有可能成为栋梁。只能是一种可能,有的甚至为得不到阳光而死亡。玄奘在烛火和太阳中决定做太阳,做栋梁。下面第9小节中玄奘的话,轻轻读给我听。谁来试试。

  师 :你注意了吗?玄奘说了两句话,第二句话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用感叹号?

  师 :你读,我们试着齐读。

  师 :当初是晨钟暮鼓,香客如流,没有时间;当初是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压力太大。没有时间怎么办?压力大怎么办?咱们帮助玄奘想想办法。

  生:回答

  师:同样是法门寺,同样是玄奘,心态变了,结果也不一样,齐读第10节。

  四、讨论明理,正确对待竞争

  师 :了解历史,读过《西游记》的同学都知道,这棵大树了不得,他在29岁时就独自一人远行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交流佛教经文,花费16年时间学成归来。回国后一心钻研佛学,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文。作为伟大的旅游家、翻译家、佛学家,不仅是中国,还是世界,玄奘都成为太阳似的人物。这就是最后一节,我们齐读。

  (出示幻灯片6,齐读)

  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师 :我们周围有生命的林子吗? 比如我们这个……

  生 :班级。

  师 :你爱它吗?为什么?

  师 :这个林子里有竞争吗?

  师 :你喜欢竞争吗?实话实说。有没有不喜欢竞争,觉得压力大的?

  师 :你们在学习中有没有感到学习带来的压力?

  师 :在太阳和烛火之间,你想做什么?

  师 :你选择做什么?为什么不选择做太阳?

  师 :希望做太阳,这是理想;一辈子也许只能做烛火,这是现实。做太阳很好,做烛火也一样了不起。我们无法逃避竞争,但可以做到第一要奋力向上,第二要以平凡的心态面对。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