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2、根据板书的主要人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了解人物的品质,并作出评价。
4、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板书: 穷人
师:同学们,请你看看图片,再联系你的生活,你能说说什么样的人是穷人?你对穷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师:“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穷人》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年前在沙俄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
板书:14、穷人 (出示课题,齐读。)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
1、师:先听老师来讲一个故事,仔细听一听这个故事中讲了哪几个穷人?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配乐简述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发现
桑娜 西蒙 (爱孩子)
(善良 、有同情心、坚强)
渔夫 死了
收养 留下
两个孩子
(可怜)
3、师:现在再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说说文中这些穷人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交流板书:(善良 、有同情心、坚强)、(爱孩子)、(可怜)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8节
1、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桑娜的善良,轻声读读课文的2—8小节,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2、根据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进行学习。
(1)“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 点拨:是啊,他对女邻居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①指名读 ②齐读
(2)“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点拨:桑娜为女邻居想得真多,居然都忘了丈夫的安危,她可真善良。
①全体男生读 ②全体女生读
(3)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①点拨:此时桑娜的关心变成了一种担心。② 齐读
(4)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①点拨:可怜的孩子勾起了桑娜的同情心。② 齐读
3、师过渡: 因此,当桑娜看见女邻居死了,她毫不犹豫地……
生: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师: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
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但是她觉得……
生:非这样做不可
(师引读过程中出示句子: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4说话练习:是呀,桑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可能没有想过……,可能没有想过……,可能没有想过……(省略号部分均由学生作答)
5 师:但是它觉得应该把孩子——(生呼应:抱回家),必须把孩子——(生呼应:抱回家),非要把孩子(生呼应:抱回家)不可!这就是桑娜善良的天性。
6、师: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这句话。
(二)学习9—11节
1、师:善良的桑娜做出了一个非常果断的决定。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中时,她的内心又忐忑不安起来。她忐忑不安的想些什么?轻声读9—11节,用“﹏﹏”划出有关句子。
2、媒体出示句子: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此时此刻,桑娜心中充满矛盾。这一个个省略号就反映出了她那复杂的心情。你觉得她会想些什么呢?选一个省略号,说出她的想法。
(复杂心情:
忧虑、心疼丈夫的辛苦
害怕丈夫的不同意
担心丈夫的责备
家庭生活已够艰辛,对于自己是否该这样做矛盾极了
虽然忧虑,但善良的本性又使她变得坚定 )
师:桑娜的心中充满对丈夫的爱,对孩子的爱。正因为如此,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犹豫不定,这就是忐忑不安。
3、齐读。
(三)学习12—27节
1、过渡:虽然桑娜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贫穷让她矛盾重重,忐忑不安。那么你又从哪儿感受到渔夫很有同情心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并用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2听课文录音。交流,并齐读。
媒体出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四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句中“熬”是什么意思?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渔夫一家的生活非常贫穷,那么在抱回孩子之前,他们就已得忍受生活上的哪些困难了呢?读读课文,想一想。
(辛苦工作,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原本的生活就已够艰难了,现在又多了两个孩子,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困难呢?
(渔夫将更加努力地出海打鱼,桑娜也更辛苦的工作,自己的孩子更加吃不好,穿不暖,生活变得更加难。)
生齐读。透过这个“熬”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渔夫的善良、乐观、坚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
8、小结:是呀,坚强而又善良的渔夫,他坚信一定能够熬过去,在他和桑娜的身上都有着一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一次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四、复习巩固
1、小组学习:合作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课文中的人物。
桑娜:
渔夫:
西蒙:
(1) 小组讨论。
(2) 交流。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抱怨 忐忑不安 魁梧 湿淋淋 忧虑
2、拓展:课文最后,当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看到了什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3、作业:请你展开想像,续写课文。(选做)
板书设计
14 穷人
发现
桑娜 西蒙 (爱孩子)
(善良 、有同情心、坚强)
渔夫 死了
收养 留下
两个孩子
(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