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修之死》人教九上 篇11

2024-07-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宜昌市实验初中    韩宗秀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  

  教学方法:(四读法)  

  1、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2、精读,分析人物性格。  

  3、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4、延读,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样的形象。(师板书课题)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创作了古典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以三国历史为题材,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因它在思想和艺术水平上的成就都很高,被称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师:《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杨修,曹操手下一位素负才名的文士。  

  二、预习检查:1、字词 请学生齐读字词。  2、翻译句子  

  三、泛读,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是杨修之死,这就是本文的写作重点。那么是什么事件直接导致杨修命赴黄泉的呢?请大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要读出感情来。  

  因为从曹操所发布的口令“鸡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  

  对于曹操杀杨修,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曹操,你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杀杨修。为什么?  

  曹操杀杨修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夏侯惇却没有丝毫处罚。  

  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被杀,我倒觉得是曹操一时冲动,小题大做,痛失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你们认为呢?  

  2.朗读任务:原来曹操杀杨修是酝酿已久,那么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大家分小组速读课文,完成这样几个任务:(1)组内互讲故事,等会请两位同学来任选一个故事讲一讲。(2)把每个故事用最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3)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现在请两位同学任选一个讲一讲。请大家欣赏第一个故事,注意曹操的语言和表情。现在哪位同学来概括故事并找出曹操的心理反应?  

  事件                        心理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改建园门                     虽称美,心甚忌之  

  生活小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梦中杀人                   闻而愈恶之  

  密告曹丕                     愈恶之  

  宫廷斗争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大怒,有杀修之心  

  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  

  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学生探究杨修的死因。(学生各抒己见)  

  这六件事情导致了杨修之死,到底是那些原因导致杨修之死呢?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一是杨修卖弄聪明,违反军纪,被杀是咎由自取..  

  二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三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杀修真正原因是什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有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请大家齐读这首诗。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五、精读课文,把握杨修、曹操的形象。  

  (1)写曹操兵败班师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杨修                                  曹操  

  恃才放旷                              阴险狡诈  

  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  

  卖弄聪明                              表里不一  

  伺察敏锐                              虚伪多疑  

  轻率大意                              刚愎自用  

  果敢大胆                              残忍歹毒  

  谋略不凡                              暗藏祸心  

  料事如神……                          固执虚伪  

  老谋深算……  

  两个人物都独具个性,特别是曹操,他的一句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让人感觉到他的一种霸气。其实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是历史通,那么在历史上曹操就是这样的人吗?  

  (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奸诈之徒,而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用人唯才,抑制豪强。  

  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曹杀修也有更深层的原因,杨修是一位文人,他的许多朋友都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害了(孔融、祢衡等),杨修的父亲杨彪与曹也有矛盾,因此杨修认为曹杀己是早晚的事。他也更恃才放旷、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终于被杀。)<三国>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所以大家要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六、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这样看来,杨修确实才华横溢,却并非是一个聪明人。但历史上也不乏既具文采,又深受君主器重的才子。清代的纪晓岚就是其中一位。请阅读这则材料,说说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  

  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君主最忌讳的也是功高盖主。纪晓岚却能够在宫廷争斗中游刃有余,我想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之人。  

  七、思考探究:  

  杨修可以说才华横溢,曹操因为他的才而赏识重用他,也因为他的才而杀了他。这样一个对比可能让我们感慨良多。那么如果杨修就站在我们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锋芒不可不露,但也不可太露,更不可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因为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八、布置作业:  

  请阅读《三国演义》有关曹操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题目如下:  

  ①我眼中的曹操      ②曹操——奸人也?英雄也?      ③ 一代枭雄曹操   

  ④读《三国》看曹操         ⑤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杨修之死  

  ——评曹操的用人原则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