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雨的诉说 篇7

2024-07-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淳安县南山学校教案2  课题 : 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备课人: qiandaohu (共1 课时第1 课时)  备课时间:2006—— 8——29   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结合主题,深人生活,进行实际探访。2.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3.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或专题辩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2.培养公正、客观的评价观。 重点与难点1.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2.能够流利、有条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教学准备1.   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2.   查找以“雨”为主题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选择“雨”的一个特点,进行思考。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结合所查找到的资料,组织学生讨        1.热烈讨论:有写春雨、有写秋雨;有写论:这些作品都是写“雨”的,既展现          夜雨、有写朝雨;从听觉写雨的淅沥,出“雨”的共性,又抓住雨的不同特点          从视觉写雨的绵密,从触觉写雨的湿去描写。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以            润,从嗅觉写雨的清新。而且能够运及作家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不          用雨中的景物,比如树、叶、花、山、  同角度描写雨。                             水、灯光等侧面展现雨。2.雨给人们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也正      2.在课堂上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回忆,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人         对所学课文进行梳理,运用已有知识们在观赏雨时,把自己的情绪、感受         积累,回答教师问题,如: 范仲淹的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         《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      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       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思考:哪些作者的作品借助雨传                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去国怀乡、  达自己的情怀?                             感极而悲的心境。也可以结合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说明只有付                                            出才有回报的道理。3.如果以“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会     3.独立思考,结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选择什么角度,写什么内容?要学生             捕捉灵感,记录下初步想法,再与同学  先独立思考,写下自己的初步想法,          进行交流。  然后组织讨论。二、围绕雨.从不同角度倾听“雨”(约    分钟)三、畅所欲言.展开辩论(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示,讲述自然但在现实中,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         界中的雨,如: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       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给人类带来灾难。从科学的角度看待           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雨和从艺术的角度看待雨,会得出截然         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同的结论。本课总结作为诗歌单元的总结,这个主题活动,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表述开篇,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设计灵活、丰富,开展活动的空间很大。板书设计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在文学作品中,“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由此推开,月亮、星星、落花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以此理解诗歌。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请你列举描写“雨”的文学作品。  2.你能够听到“雨的诉说”吗?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3.以某一季节中的雨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个性练习设计  1.以组为单位,对所在地的降雨进行调查。可以调查本地历史上降雨的变化,由此研究气候变迁;可以调查降雨分布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在班里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鼓励自我创作。  3.将师生查找到的雨的资料,以及学生所写的散文、诗歌等进行分类归纳,以“雨”为题,整理成册。    教学探讨与反思    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常常忽略身边的细微小事。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初三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不高,尤其是客观、清晰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缺乏,在与人辩论时,很少能够做到有理有力有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逐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 后 记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