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篇1

2024-07-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13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2.会用介宾短语的格式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并学着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学习课文,启发、教育学生尊敬长辈、体贴父母。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便于理解。因此,教学的关键应放在课文的深层的含义上;放在让学生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小中见大,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本课课文篇幅短,且有童趣。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突破难点的一条途径。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前预习:回家后用你的小手帮大家做一件事,观察全家人的表情,然后把它画下来。(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入

  1、看手: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这时老师观察,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同学们看看,这双手胖乎乎的多可爱,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画手:让这位同学把他的小手压在黑板上,画出手的轮廓。

  3、夸手:告诉同学们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过渡:原来你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本领呢。爸爸、妈妈一定很喜欢吧。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兰兰的小朋友啊,她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她们全家人都喜欢她的这双手,为什么呢?读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己借读拼音来读课文,读完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着图来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

  2、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完后读一读小黑板上的句子,把它补充完整。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都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三)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标出本课自然段间的序号。

  2、师: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读完后)师:这些生字,它们就躲在课文中,咱们看看谁先把它们找出来。

  3、这些字在课文中找出来以后,读一读,然后再读读带有生字的那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们读准确。

  1)这些字你有以前认识的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相机指导学生运用换偏旁、区别形近字及看偏旁想字意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给生字组词,巩固生字

  (四)指导朗读、感悟文意

  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

  2、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读课文)

  3、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讨论。(重点指导朗读第二、六自然段)指导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去读。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读。

  句一:我只画了自己的小手啊!(重读“小手”)

  句二: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重读“那么多”、“这一张”)(在指导这一句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思考的学习方法。)

  句三: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很多的事情。

  (重读“大手”、“更多”通过重读夸张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继续往下读,读到最后一段前,让学生交流:我有一双巧巧的手,(小组讨论课前预习)

  课文你读懂了吗?下面来回答老师几个问题:课文中的“全家人”指的是哪些人?“这张画“指的是哪张画呢?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呢?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四人一组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发挥想象、扩展课文

  1、请大家想象一下,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2、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小手,想一想,你的小手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什么呢?

  (六)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回家后,用你的小手为家人做一件事。

  (八)板书:

  胖胖乎乎的小手

  大家都喜欢

  为妈妈拿拖鞋为爸爸拿报纸为奶奶揉背

  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我还设计了质疑的环节“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三是把主动性给了学生,让孩子带着这些疑问开展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2、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抓住四句话进行朗读感悟:

  ⑴通过提问:全家人喜欢兰兰画上的小手吗?引导孩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话。”

  ⑵让孩子在课文中找出爸爸、妈妈、姥姥表扬兰兰的话语:

  ①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②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③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引导孩子读好这四句话,我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读(包括师范读、生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小组读、师生共读等),并且对孩子读句子是否正确、有感情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我还利用了课文的图片进行引导孩子朗读句子,让孩子观察图片的人物的脸部表情进行指导朗读。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从读中自己慢慢地感悟,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提问:“兰兰除了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外,她还会帮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们对这个问题都回答得很踊跃,其实他们所说的就是他们平常在家里做的家务事,把自己已经联系上了。有些孩子说着说着就把自己当作兰兰了,说“我还会在家里帮助妈妈洗碗……”孩子积极地说,积极地回答,为下面引导孩子说出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了良好的铺垫。到小结时,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到兰兰是个勤劳而且还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

  3、在教学当中多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除了朗读课文以外,我还注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会说话,把话说完整,把话说优美(能运用上所学的词语)。所以,在教学中我还穿插了造句、用关联词语说话,完成课后的说说做做。课堂上,我总是觉得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多说,我少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说,有思考的空间。

  4、不足之处:

  ⑴对孩子的朗读要有不断的要求,层次深入。

  ⑵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

  ⑶教写字环节,每个步骤要落实到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