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市区民情日记三篇
篇一
3月28日,我与单位部分干部走访了高地社区。高地社区地处城乡结合处,近几年发展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走访中,高地社区的干部群众反映,该社区部分农户因住房距离杭浦高速过近,来往车辆多,噪声大,特别是夜间不能正常休息,生活为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可是,由于杭浦高速的管理部门不是我们余杭区的,虽然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村民一直为这个问题而苦恼。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走访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回到办公室后,我立即与区交通局、环保局取得了联系,讲述了事情的缘由,寻求解决的办法。区交通局领导非常重视,答应第一时间与该路段的管理部门杭州市高速路政大队联系。没过几天,市高速路政大队派出三位工作人员来到社区,我与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人员陪同实地踏看了现场,核实了情况,初步商定以社区的名义向市高速路政大队递交一份反映情况的报告,再由市路政大队将社区的报告和要求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努力争取市路政大队、上级主管部门、区交通局和社区能坐下来一起协调解决此事。市高速路政大队将核实后的情况,上报到其主管部门。目前,两家单位就处理意见已与村干部进行了沟通、协商,估计不久就会有回复,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区环保局对此事也很重视,积极做了一些配合工作。
我也会一直关注和跟踪这一问题,使这个问题早日得到彻底解决。
随后我又走访了高地社区居民汪鸣忠,其妻向我反映家里的有线电视信号不好,画面不清楚,有时还搜索不到频道。回到单位后,我联系了数字电视公司的领导,说明了情况。第二天一早,该公司派人对汪鸣忠家附件的线路进行了检修,但没有发现问题,又对周围的信号进行了测试,也没发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与汪鸣忠取得了联系,对其家中的电视及数字接收装置进行了调试,线路是正常的,查明是因为雷雨天气“惹”的祸。临走时,工作人员告诉汪鸣忠,今后在使用中如有问题,联系后他们会第一时间派人过来处理。
事后,数字电视公司将处理结果告诉了我。我想,如果我们的区级各部门、党员干部都有数字电视公司这样的服务意识,那么群众反映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群众与我们的心就会贴的更近。
篇二
2月6日,江苏频道以《电视“问短”:打开天窗说亮话》为题,报道我市结合民生热点、依托网络等渠道搜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委办局负责人走进演播间,与普通市民零距离交流、不设防不怕揭短的做法,国内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转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段时间以来,苏州市民们发现,黄金时段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了。这些人上了电视不是来给领导“贴金”和说好话的,反而尽扯些闹心、难办和让领导难堪的话题:有身患绝症却遇到拆迁的,有抱怨环境恶化的,有诉说“洗脚上楼”之后种种不适应的,等等;而他们之所以说得来劲,是因为坐在他们面前的,都是些听了能够管用和能解决问题的“狠角色”。近年来,通过《对话苏州》这一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普通市民提出的各种诉求和“疑难杂症”大多得到了解决,有的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相关文件的出台。除此之外,苏州还创造性地结合舆情新特点开设“寒山闻钟”网络监督论坛,通过报纸、广播方式实现市领导及管理部门与普通群众的日常交流互动,通过这些举措,让每一位市民不但有地方反映问题、了解政府作为,更是因为交流渠道的保持畅通和反映问题的快速解决而心平气顺,幸福感陡然提升。
在苏州市民因此得到实惠的同时,墙内开花墙外香,我市的做法得到了外界的充分肯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苏州经验实质上就是“一本摊开来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既贴心又暖心的民情日记”,这对年终岁末全国各地总结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笔者理解它的特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时新:传播手段新,运用的是最为广大市民接受的网络、电视和报纸方式;交流手段新,往往一次干群互动要调用多种手段,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面对面”;探讨内容新,由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遇到的问题新,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也同样具有推广价值。二是有效:因为直接面对有意见诉求的群众,就不可能绕开敏感话题,再“难啃的骨头”也得“下口”,为此,我市在落实与群众的交流互动时,常常是有针对性地找到突破口“发力”,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现场表态落实,之后必有反馈并辅以网络问政的全程监督,如此,何愁问题得不到解决?
概而言之,能“电视‘问短’,打开天窗说亮话”,经验与感悟在于:手段创新,才能更贴近;不怕尴尬,才能了解实情;心底无私,才能为民解忧。
篇三
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家。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恶劳那可就糟了呦”。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20xx年就外出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介绍到这里,她们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地栽黑木耳生产过程及市场销路情况。
25岁的周艳红很腼腆地回答道:“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成活率达95%以上。我们已和汉中、广元等地的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我们在销路上一点都不发愁。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种植1亩地粮食,就拿的年景计算,全年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但栽种1亩地黑木耳,纯利润达2万余元,是种植粮食的6倍多。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适应地栽黑木耳生长,这个产业的的确确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从庙子岭搬到东丽新村后,我和姐姐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栽种黑木耳行列,我们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周艳红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驻村入户走访的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