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天那边观后感范文5篇

2024-07-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电影天那边观后感范文5篇

  真正的人生价值,在许小萌和罗老师身上都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但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取,而每一种选取,只要是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在以后的人生选取中,我们真的需要用心慢慢地去感受、体会、咀嚼……下面是第一范文网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当第一次听到《天那边》这部电影的名字时还以为它是一部十分浪漫的感情电影,但欣赏过后才发现,它主要不是讲感情,而是一部十分有好处的电影。它既是一部诙谐幽默的喜剧,又是一部反映当代中国教育现状的一部发人深思的教育影片,从中让我们领悟到了很多。

  这部电影我总共看了三次,每次都会有新的启发和感悟,也让我对这部电影的名字“天那边”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白。透过三次的细心鉴赏和反思,我主要从这部影片中看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现状的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异常严峻。影片中那个村长的一席话就直接点出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他说“此刻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老的和小的”,可见,由于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为了生计,农村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大批儿童留守农村,远离父母。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直接导致了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随之一系列问题也就出来了。例如影片中出现的学生带家畜去学校、不讲卫生、玩儿危险游戏、社交潜质差、道德素质低下等,这些其实还是小问题,可怕的是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如忧郁、自闭、自卑等问题。就像影片中春秀和小根子一样,由于缺少父母之爱,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样迟早会会出问题的。小根子由于受其父亲不良习性的影响和他父亲给他的心理伤害,使得他由以前的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变成之后的沉默寡言、抑郁不振。影片中的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现实中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十分严重,例如自杀、攻击别人等,如果没有人去帮忙他们,没有人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么这些孩子迟早会出事的。从这些问题孩子能够看出,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多么重要。

  其次,本影片也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在城市里我们有丰富的、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充足的教育资金和教育设施,但在一些偏远农村,连个教师都难找,更别说有其他丰富的教学设施了。影片中一个水咕噜村,一个学校才一位教师,而且还是一位“破罗”教师,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天那边》观后感

  《天那边》是一部讲述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故事的现实主义影片。该片讲述了一对大学生恋人到边远山区支教,男友江可可因无法忍受乡村艰苦的生活而中途退出,许萌萌克服了心理上和环境上的阻力实现了支教3个月的愿望,并在当地唯一的教师罗吉伟意外去世后回到小学继续教书的故事。

  看完后的几点感想如下:

  一、天这边的教育

  影片反映的是天那边的教育和天这边的教育的一个缩影,许小萌和江可可就是代表天这边的教育成果,水咕噜村的孩子和罗老师代表着天那边的教育。先看天这边的教育成果是怎样样的呢?

  1、许小萌和江可可初到水咕噜村,显得城市与农村的格格不入。

  2、同样代表着天这边教育的许小萌和江可可的区别。许小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选取了支教三个月,江可但是出于要追到女朋友而跟着许小萌来到了水咕噜村,但艰苦的条件,让江可可完全退缩,女朋友也不好了,逃回父母的温柔乡里。从影片能够看出江可可一个20几岁的大学生完全没有长大,他完全生活在童年时代。其实童年也有懂事(懂自强和承担)的童年和不懂事(临阵逃脱,寻求保护)的童年,这完全区别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江可可没有人生目标,也不懂不会承担,虽然去欧洲学习几年,那又怎样呢?从影片中能够看出江可可的父母对江可可的教育引导完全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一是自己不懂教育,因此把教育重任拱手让出,推给学校或者其他机构;二就是宠,对江可可百依百顺。虽然影片中只有一个江可可,但放眼全社会,这样的江可可却是数以万计。

  这不由得想起了赖老师的《家长犯罪说》中所说的“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其实养猪没什么坏处,猪养大了还能够卖钱。养个孩子,如果教育不好,就会变成毒害社会的人,那社会将永无宁日。江可可虽然在影片中没有造成什么社会危害,但是动静也不小。在影片中能够看到江可可虽然可笑,但更多的是痛心,江可可的教育十分失败。

  许小萌与江可可比较,似乎看到了一丝教育的成功。正因许小萌支教三个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来看看许小萌坚持支教三个月的原因何在。

  许小萌与江可可的对话:

  江可可:“小萌,要不咱们回去吧!”

  许小萌:“你后悔了。”

  江可可:“我不是后悔,我只是觉得,我们待在那里不开心,那还留在那里干吗?”

  许小萌:“不行,这三个月我说什么都得坚持下来,我走的时候,我爸妈就对我左拦右挡的,我要是此刻回去了,以后没法自己做决定了。”

  从这段对话中能够看出许小萌的初心,三个月坚持初心不变,那就是为了能够挣脱父母的怀抱而发奋(确切地说是父母对小萌的束缚),这与江可可构成了鲜明的比较。能够说小萌有自强意识,但小萌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目标并不清晰,处处管束着小萌,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不清楚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做人和做事)。但是同样地,许小萌也不清楚教育目标是什么,在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她说只要考上了大学,离开农村,在城里找到了工作,这就是农村孩子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是不是太低了点?

  而我们的育心经典在培养人才时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超越圣贤”。可很多人会质疑我们的教育口号。而赖老师在《超越圣贤说》里告诉我们:

  第一,圣贤是从老百姓中来的,是凡人做的,他一出生并不就是圣贤,圣贤只但是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把所有的小事都做好了,他就成为圣贤了。

  因此我们只要把能做到的小事全部做好,我就是圣贤。小事包括哪些呢?比如说,请问我早起没有?做圣贤从早起开始,如果五点钟还不起床,那么我跟圣贤就挨不到边。六点钟我还在床上,我怎样能当圣贤呢?做学问从标点符号开始。我打字的时候,是不是不加标点符号?该打句号的时候,必须打句号,该打逗号就打逗号,这就是从小事做起。积小以高大,小事不做,怎做大事?圣贤,本来就是普通人、平凡人。把所有小事做好的人,就是圣贤。

  第二,我们体会一下圣贤的心,他希不期望我们做子孙的超过他?先不说圣贤,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希不期望我的儿子超过我?肯定期望吧!这是人之常情!假设我的儿子不如我,孙子又不如儿子,一代不如一代,请问我是成功的人,还是失败的人?我这个祖宗会脸上无光的,对不对?同样的,我们把孔子定义为圣贤,我们的后代却没有一个人超过他,请问孔子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太失败啦!正因我们这一批不孝子孙,不能传承他的东西,因此他在地下脸上都无光。

  因此天这边的教育和天那边的教育本质上教育目标都不清晰,只是培养了几个打工者而已,这不并是成功的教育。

  而在我们的育心经典教育平台上正有着成千上万的家长们,为了能更好地引领孩子,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这一群家长在赖老师的带领下早起学习圣贤经典,进行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的自我教育,透过明经,行经再次进行着用心的自我成长。

  二、天那边的教育

  在改革开放大潮下的农村,边远落后地区农村中的中坚力量超多涌向城市,造成老人和孩子养无所依,孩子学而无榜样的局面。水咕噜村的老人面部表情是漠然的呆滞的,孩子们的表情是拘谨和傻笑。

  虽然水咕噜村的村长说:“此刻啊,真是不行了,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去了,家里啊只剩下老的和小的,搞得好的就不回来了,但是我们的热情是有的,孩子的学习呀是大事,我们必须要搞好的啊!”

  但是怎样搞?仅仅靠支教三个月吗?影片中,水咕噜村唯一的一位罗老师兼校长与许小萌是矛盾百出,罗老师和村长对许小萌想实施自己的教学理想是百般阻挠,能够看得出村里对支教并不欢迎。正因三个月到期,支教老师拍拍屁股走人,留给罗老师和村长是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孩子们与支教老师的难舍难分,以及罗老师跟不上支教老师的教学程度,使教学又回到从前,其实这是对孩子们的一次次的伤害,因此支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天那边的教育。天那边与天这边的教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因同在一片蓝天下,用的是相同的教学资料,只但是天那边的师资与教学设备落后与天这边仅此而已。

  三、真正的好教育在哪里?

  影片最后,村长给许老师带去了罗老师不幸离世的消息。因许老师开始支教就坚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因此得愿从此长期支教水咕噜村。许老师的勇气固然可嘉,也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许,但是这是解决水咕噜村教育的根本之道吗?我觉得不是,甚至选取水咕噜村长期支教是一种错误。1、象许小萌这样的青年有多少?2、许小萌她明确教育目标吗?3、许小萌的终身问题又该怎样办呢?水咕噜村谁能配得上她,这种选取是不是一种自杀式奉献呢?很大程度上正因婚姻问题她父母是不是又会来找她回家?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影片最后,许老师、孩子们、记者都是面无表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水咕噜村的出路和孩子们的未来是许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吗?许老师支教水咕噜村实属无奈之举。

  水咕噜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长滔滔不绝地说村里也出过秀才和举人,这些房子我都得喊它们爷爷了,不信,能够到别的地方去问问。但是在改革的大潮下,水咕噜村几乎就要湮灭了。出去的年轻人,搞得好的就不回来了。但是水咕噜村也要发展啊,出路在哪里?影片中,罗老师说他也带出了一个大学生,在城里工作了。是不是这个大学生能够回来自己的村里做教育工作,这是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水咕噜村的教育问题,家乡才是根哪!出去的年轻人搞得好的也回来了,家乡才是根啊!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我们育心经典提倡读根教育,以一根《易经》为首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为辅的经典教育,从经典中去汲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离村的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乡,让老人老有所养,让孩子幼有所依,建设富有健康的新农村。而育心经典的教育推广需要我们育心人的发奋不懈,需要我们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紧紧跟随明师赖老师,诵读学习育心经典,把圣贤智慧、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融进我们的生活中,融入我们的生命里,让下一代乃至万万代都能生活在环境优美,人民都能和睦共处的地球上!

  天那边观后感

  看了《天那边》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乡村支教的不易与艰辛,看到了师范学校大学生毕业后,去边远乡村当支教的诸多麻烦与问题,被村民们不信任的感觉,被农村教师欺骗,恶劣的环境使故事中的男主角“江可可”近乎崩溃,在大城市中享受着优越的环境,不适应艰苦的条件,而离开。

  女主角则不一样,虽然江可可的离开给予了她沉重的打击,但孩子们的热情让她很快地将孤独感填满,父母的疼爱、家庭的呵护,让这个女孩差一点在困难面前倒下。可最终她没有,她用她顽强的意志力与坚定的信念坚持了3个月,而后回到大城市中,一日,村长来城里看望她,当许晓萌问及罗老师的状况时,村长叹了一声:“罗老师正因修教室,到山上背黄泥,遇到泥石流而去世了。”

  这部电影主要为叙事的手法,在罗老师操着一口湖南方言教英语、江可可满村偷鸡解馋等都是该片令人捧腹的片段,而趣中带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明白,也更真切地反应出中国边疆地区农村生活的现实情景,衬托出了边疆农村地区学校的落后与知识的偏倚。以江可可的角度出发,能够反应出许多中国大学生生活自立潜质的不足与吃苦耐劳精神的缺陷。

  环境描述上突出了边远农村建设的失败,破旧的土房,不堪入目的家具。以同学们不洗手就吃饭,家长更是教导孩子们错误的理念,足以表现出边远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的落后与浅显。

  这部电影是一部教育类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学生该看,国家建设者更就应关注这个作品。全篇都有可思考的问题与题材,个人认为是一部十分好的教育系列影视作品。

  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在课堂上看完一部电影《天那边》,刚开始听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被这个电影名字所吸引,觉得这么电影名很有意境,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主人公罗老师支教过程中的酸甜苦乐并不单调乏味,剧情中也没有豪言壮语激情澎湃的造作,也没有条件艰苦主人翁死命坚守的虚伪,只是透过简单幽默的情节展现了支教生活平常经历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若有所思……

  剧中江可但是个三分钟热度的形象,典型的反映着城市里长大的这代人中很多独生子女吃不得苦做不来事的性格缺陷。最初出于对校花的感情,他义无反顾信誓旦旦一路豪言壮语,与许小萌一齐远道而来。但是,在没有KTV没有酒吧没有互联网的乡村,这位典型的城市男孩显得无所适从……最终所谓的感情再也无法理解现实的检验三个月没到就半途落荒而逃。“你别再逼我了行吗?我在这呆不下去,我要回家我想我的爸妈……你去实现你所谓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吧,你别再把我牵扯进来……这个地方不属于我,这天我务必要走,谁也别想拦着我……”许小萌再三挽留无果,只能苦苦问道:“那我们的感情呢?”江可可没有答案。

  许小萌用勤恳踏实的现实表现坚守着最初的理想信念,让我们看到一个现代青年放下华美的都市生活致力于改变边远山村落后教育现状的无悔奉献的正面形象,她外表清纯美丽意志坚定执着行动干练果敢不事张扬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嫌,这能够看做是徐本禹们现实支教生的完美塑造。他们原本不追求什么报答,孩子们的深情接纳大概就能让他们感动不已。

  “破罗”老师所代表的土教师,舍不得那些小屁股们放下了自己走出大山的机会把青春和人生全部交付给了贫瘠的山村,其朴实无华与无私奉献更值得敬佩。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在暑假期间和朋友们一齐到新化上横溪村支教的情形。这个暑假让我难以忘怀,以前听老师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老师到偏远的地方去支教怎样伟大的时候当时的感受没那么强烈,正因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就不能感同深受!而这个暑假,第一次走进贫困的上横溪村,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总结我们这次的旅程的话,那是:变化、走访、独立、倾听、忙碌、感动、心酸。

  当我们回首以前时,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我们最初抱着很简单的想法来支教。觉得很好,很喜爱。我们好几个是学社工的,因此觉得很有好处。但是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好累,好繁琐。也因此我们的想法在不断地成熟。

  渐渐地,我才明白,实践的作用,是让我们能够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庇护,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也是了解自己。在这途中,尽可能的锻炼自己,而不是去体验生活。

  在这次支教中,我们懂得了在一个活动中重在我们付出了什么,给孩子们带去了什么,我们自己收获了什么。感动,并不是刻意去寻求,而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经意间的就被孩子们感动了,一辈子不能忘记的。

  当孩子们知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依旧认认真真在课堂上听着课,却在课下的时候偷偷地递给我们一只好多层的纸船,里面有他们想说的话。最后一天的典礼上,有几个孩子唱了《祝你一路顺风》。我在孩子们的纸上写下:“请留住你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带走这个夏天最完美的回忆”……眼眶有些重……

  如今再想起自己离开的时候那些舍不得我们的孩子们,想起他们那一张张充满稚气又可爱的笑脸,在那里所有受过的委屈都变的那么的渺小,留在记忆中的都是那温馨的一幕幕!记得有个人说过,生活绝对是不公平的,你务必理解这样的事实,不好把生活当成志在必得的竞赛,并非所有的发奋都有收获,向往未来,始于此刻——当热情归于平淡,生活中剩下的是职责,不好试图生活在别处,你只能应对生活的现实。“如果没有爱,谁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如果没有爱,谁来分担失败的痛苦。付出真心,还来真情。”这是那个人,也许就应也是我们这群支教生的心里话吧。

  天的那一边,原来并不远。这天我们这群还在校园里的,但是又在不久之后要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不论以后是和罗老师一样走向支教的路,亦或是走上其他的工作岗位,我们都迈出了走向天那边的一步,应对一个不一样于学校和家庭也许远离喧闹的新的环境,我们就是现实中的江可可或许小萌……

  “享受寂寞,品味孤独。”当激情和光环渐渐褪去,平淡成为生活的常态,这样一种生活,我们经历其中的艰辛,体会其中的快乐,感悟其中的纯粹。在这个征途上,我们就应选取什么主题以及如何去坚持,这个用华美空洞的词汇未必能够回答的问题,就应不是剩余的思考。江可可坚持不下去最终一走了之,许小萌大雨中身心交瘁昏倒在泥路上……

  看到这一幕,我感觉到理想和感情总在现实中苍白无力,守望与坚持往往最难以做到。如果江可可能够执着一点,或者如果许小萌没有最终坚持住,是不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会从此不一样……

  青春旋律基调如何,我想在于选取了什么样的主题,在于做出了怎样的坚持。

  天那边观后感

  这是我第三次看《天那边》,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动力。之前看每一部电影都是看一遍就足够了。很少有心思再去看第二遍。也许正如孔老夫子所说吧,温故能够知新,每看一遍我都会有新的收获。我是在笑声与泪水中看完这部电影的,因此情绪也是百般复杂。

  许小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口中句句离不开感情的恋人小江的陪同下来到了偏远的水咕噜村,这样一个偏远而落后的小山村,对于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他们来说是说不尽的新鲜与好奇。那里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勾心斗角的人群,只有恬静的小山,新鲜的空气,清凉的山泉和热情的村民与活泼的孩子们。

  刚来到水咕噜村的他们,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孩子们也个性的喜爱他们,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多么的完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小江突然来到农村,对农家饭情有独钟,但他对农家饭的爱也正如他对许小萌的爱一样,经不起时刻的折磨,正因他始终不属于农村,他没法忍受从天堂一下子掉进地狱的痛苦。也许他是真的很爱许小萌,但是他早以习惯了那种幸福的生活,在感情与幸福的生活之间,他放下了感情,回到了喧嚣的城市继续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许每个人都会觉得他窝囊,没志气,为了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的爱人独自丢弃在遥远的山村。但是这一切能怪他吗?如果他能,他还会放下吗?怪就怪现实的残忍,怪生活的不公平。农村的粗茶淡饭使他不惜为了掉鱼而被人丢进河里,为了抓只鸡而忍受被狗咬的痛苦。他放下了,也许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悲哀。但是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在嘲笑别人的同时反省一下自己呢?

  也许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罗老师,他才是真正改变许小萌一生、为许小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人。虽然他教学不规范,对孩子们的行为也很放纵,做事也会有自己的私心,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有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他教学不规范,正因他天天身处大山,没有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能怪他吗,只怪教育体制的落后。他对孩子们放纵正因他和孩子们就像父子一样,孩子们给他起绰号,正因孩子们觉得他亲切,他很爱很爱孩子们,为了给小屁股们买作业本,他不怕得罪天天叫着要吃肉的贵客小江老师。他有私心不让许小萌上课,正因他在为孩子们着想,也许他说的对:也许你觉得你是对的,但事实上却是错的。最让我深思的是许小萌让孩子们洗手的那一幕破罗说的那句话:你要是走了孩子们怎样办呢?是啊,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只是三个月完后拍拍屁股走人的人,就算他们了解再多的状况,但是他们能在山村呆多久呢?三个月?半年?将来孩子们水平高了,他对付不了。再说他们走了,他们心里不痛快,小屁股们心里也不舒服。当孩子们想起他们的时候还是会哭,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们想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想和自己喜爱的老师长期在一齐,但是却每一次都只是几个月的时刻,这对他们来说,就好像一个遥远的梦一样

  ,永远无法触及,他们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破罗他有职责心,他自责自己害死了春秀的父亲,他把春秀当自己的妹妹一样负全部职责,他不让春香进城打工,正因他害怕春香会像他妹妹一样陷入污浊的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害怕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但不能对春香有所补偿,反而会误了她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山村的孩子们,他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了水咕噜村。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追求,但遗憾的是,当幸福还未开始的时候,他却早早地离开了。他的照片还没送到婚介所,自己的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他就这样遗憾地走了。但是他就应走得很开心,正因有那么多小屁股们深爱着他,还有所有感激他爱戴他的人们。

  是他的行动让已经回到城市工作的许小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在过去教学过程中她曾与罗老师发生多次冲突,不可否认的是,小萌的确有些过分,在不了解真相的状况下对罗老师大发脾气。这一点是我们就应深思的,不管怎样说,罗老师都是长辈,都就应受到尊重。但这其中又存在许多误会。当误会化解之后,她才发现其实罗老师是个很好的人,当她追江可可回来晕倒住院时,是罗老师寸步不离的守在她身边,她回到城市后,罗老师还是不忘给她摘果子。当她从校长口中得知罗老师在修建学校过程中背黄泥土时遇泥石流连尸体都没找到时,她才真正地认识到了什么叫作牺牲,也许她之前在忍受爱人抛弃的状况下坚持过来的对她或是对江可可来说都算是极不容易的三个月,与罗老师此时的牺牲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她决定回到水咕噜村,用自己的青春给孩子们期望,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她的到来,给水咕噜村送去了另一个伟大的罗老师,让为罗老师的死而痛苦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期望。

  罗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被继承下来了。在最后的合影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罗老师,而只是椅子上的几束花,它象征着即使罗老师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他的精神也将永驻人心。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