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旅游
西安市景点介绍
西安新华书店钟楼店旧址
西安新华书店钟楼店旧址时代:1954—1955年地址: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377号保护范围:主体建筑东、西、北向外延5米,南至东大街道沿。2014年,西安新华书店钟楼店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池寺塔
天池寺塔时代:明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事处蛟峪山村保护范围:塔基四周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米。2014年,天池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万寿寺塔
西安万寿寺塔时代:明地址:西安市新城区万寿路保护范围:塔体四周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2014年,西安万寿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觉巷232号民居
化觉巷232号民居时代:清地址: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化觉巷保护范围:整个院落,面积约338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米。2014年,化觉巷232号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泥峪石门遗址
泥峪石门遗址时代:不详地址:西安市周至县竹峪乡泥峪河村保护范围:遗址本体东、西各外延200米,南、北各外延4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面A区外延200米,南、北面A区外延3000米。2014年,泥峪石门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里遗址
英里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英里村保护范围:东至临潼与临渭区边界,西至龙河西岸台塬地形顶部,南至谢家咀嘴头村,北至土门河零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英里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时代:近现代地址:西安市高陵区通远镇东街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外扩10米围合成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通远村西界,南至通远东西街道东段北侧,西至泾惠十三路东侧,北至环镇北路南侧。2018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建筑群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建筑群位于西安市碑林区西安交大校园内,建于1952年,1959年建成,建筑师为郑贤荣、华冠球等。主楼群包括中心楼、东一楼、东二楼、西二楼及老图书馆等,呈中轴对称的围合式布局,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3306平方米。主楼群采用青砖墙体,机制红瓦坡屋顶,平面形状有“凹”字形、“E”字形、曲尺形、长方形等几种。建筑群为前苏联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风格、中苏文化交流等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阁峪宋明摩崖石刻群
紫阁峪宋明摩崖石刻群位于户县太平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紫阁峪村南约2公里、紫阁峪河两岸的岩石上,在约1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宋、明时期摩崖石刻20处。石刻的字数从3字至45字不等,内容主要为宋明时期游人在紫阁峪中郊游,题名留念。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所见年款对于确认题刻的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摩崖石刻大部分为人名及年号,人名有数十位,身份有西安及户县本地的官员、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可见年款有“崇宁乙酉年”、“元祐八年”等,记录的事件有“同游紫阁”等。其中“迂叟来”摩崖石刻为北宋司马光所留,年代最早(1072年);“迂叟”为司马光别号,在熙宁
徐家山佛教岩画
徐家山佛教岩画位于蓝田县蓝关镇徐家山村1组以南5公里拐沟河谷东岸的崖壁上,该岩画据现状观察为一佛二菩萨图像,整体高1.9米,宽0.7米。一佛二菩萨图像,佛像左侧菩萨图像已漫漶不清,仅存半躯主尊与右侧胁侍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身着红色通肩大衣,仅存右侧身躯的图像及部分莲座,手印不详;其右侧前方胁侍菩萨图像保存较好,身躯微左倾,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天衣轻薄,露上身,缠帔帛,下着长裙;宝髻高盘,墨色勾染,右后侧露出簪饰,后有墨线勾勒的圆形头光;项部用红色线条勾绘有项饰璎珞,臂缠臂钏,左臂垂于身前侧,左手持长梗莲蕾于肩左,右臂曲肘于胸侧,右手竖掌,大拇
三益于氏民居
三益于氏民居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三益村六组于福明家中。该民居始建于清代晚期,一直作为民居使用,1990年翻修过门楼,1996年对厅房北侧墙、个别窗户以及台基加以更换。于氏民居坐南向北,为二进院落,主要分为门房、厅房、上房、四厢房七部分,东西总长42.3米,南北宽10.6米。门房和上房均为面阔3间,进深3架,硬山式顶,屋面为平铺的灰陶板瓦,两面坡南、北两侧为板瓦平铺的垂脊。上房西侧有木质楼梯,可通向0。两院厢房形制相同,均为相对的两厦房。为面阔两间,两扇对开板门,木格窗。厅房:坐西向东,面阔3间,进深5架,硬山式顶,屋面为平铺的灰陶板瓦,两面坡南、北两侧
车丈沟张氏民居
车丈沟张氏民居位于西安市灞桥区车丈沟村二组村民张志安家。民居坐东向西,为前后两进院落布局,有门房一座,一进院南北厢房各一座,一进院正房一座,二进院南北厢房各一座;二进院正房一座。一进院与二进院之间有砖砌门楼,已封堵。门房、一进院正房、二进院正房均为抬梁式、硬山顶,面阔三间,宽10.2米,山墙为土坯墙质,外包条砖;正脊有波涛纹板瓦,两端各有一吻兽;屋面铺灰陶小板瓦;屋檐饰三角形莲花纹滴水,檐下均有麻叶头装饰。正门外有女儿墙,长1.6米,女儿墙屋顶为双层檩,其下有砖雕枋木斗拱与麻叶头,麻叶头下还雕出垂花柱与花卉图案。门房进深三架,宽7.8米,正门开
汤峪河栈道栈桥遗址
汤峪河栈道栈桥遗址位于蓝田县汤峪镇汤峪河上游两岸,在近20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栈道、栈桥遗址13处。斗井沟口栈道遗址现仍有部分在沿用,其他栈道、栈桥均已不存,仅存栈孔,个别栈孔中残存有石条,栈孔数量从5个到83个不等,栈道长度从4米到70米不等。栈孔距现河床高度0.5米至5米,孔间距0.4米至1米,多在0.8米左右。栈孔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孔直径14~18厘米,深度15~20厘米;方孔边长14~16厘米,深度15~22厘米。在发现的栈道中,以汤峪河东岸崖壁的汤一村大槽口栈道遗址规模最大,残存栈孔80余个,长度70米,西部为单排栈孔,东部为上下两排,排间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留遗址
周至县北留遗址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北留村。遗址平面略为北宽南窄的梯形,南北约260米,东西约280~37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1.2~2米,在遗址西部断面暴露有厚约1.5米的地层堆积,第2层为商文化层,厚0.5~0.75米,夹杂有少量陶片,该层下开口有灰坑等遗迹。采集遗物主要为陶片,多见夹砂褐陶、夹砂灰陶,纹饰主要为绳纹、附加堆纹、麦粒纹,可辨器形主要有罐、鬲等。鬲足与罐口沿与殷墟二期的同类器物形制相同,应属同期。北留遗址是此次西安市在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唯一一处商代遗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保存状况良好。商文化遗存在关中地区发现较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遗址
五凤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蒋村镇五凤村村北。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多在3米左右,个别地点深度达4米,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最丰富,暴露的遗迹有房址、灰坑、陶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地面经过火烤或拍打,平整坚硬;灰坑形制有筒状、袋状、锅底状;陶窑暴露有火烧结块。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篮纹、附加堆纹及彩陶,可辨器形有敛口缽、宽沿盆、喇叭口尖底瓶、平沿缸、敛口瓮、折沿罐等。建筑材料残片多为绳纹板瓦、筒瓦及夔龙纹、云纹瓦当残片。从现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北遗址
郭北遗址是一处老官台文化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北行政村西北约1公里,郭北砖窑场北侧的台地上。遗址南北约280米,东西约21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遗址南部的断面发现有文化层及灰坑分布,文化层分布不连续,堆积较薄,厚约30~40厘米,呈深灰色,包含有少量红陶或灰陶片及碳粒。南部断面暴露有灰坑等遗迹现象,形制有锅底状、桶状,堆积不甚丰富,包含物有陶片、火烧土块、碳屑、兽骨。遗物主要为陶片,以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红陶有少量发现。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敛口折腹罐、短条附加堆纹罐、退化三足瓮、陶支垫等,均为较典型的老官台文化晚期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郎织女石刻
牛郎织女石刻约为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时刻立于昆明池畔,俗称“石爷石婆”。现牛郎像在长安县斗门镇常家庄村北,织女像在斗门镇棉纺厂内,两者间距约3公里。牛郎像仅露上半身于地表之上,高约190厘米。此像保存较好,五官清晰,头发的刀痕尚历历在目,身着交襟式衣服,腰间系带,右手曲肘上举作持鞭状,左手紧贴胸作用力握缰状。织女像作跽坐状,高约230厘米。此像眉头微蹙,嘴角下撇,头结髻垂于颈后,颈部有断裂痕,身着右衽交襟长衣,双手环垂于胸前。这两座火成岩的石雕像刻粗犷浑厚,是我国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大型石雕遗物,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守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堡东北、西南侧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的断崖上,北为鄘坞岭,东南有涝河故道流过。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70米,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的遗址。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调查,发掘高、宽均2米的灰坑二处。1980年发掘大灰坑二处、房基地面和制陶窑址各一处,遗物有石斧、骨笄、彩陶盆、彩陶壶及鹿角、蚌壳、兽骨等;之后又出土尖底瓶、素面钵、彩陶钵、平底瓶等完整的珍贵文物。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关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古遗址户县甘亭镇连丰村西南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城外西北角,涝河故道经其西侧。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60米,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至1990年,陆续出土石、陶、骨器和蚌壳等,尤以石笄、骨锥、骨针最为典型。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