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旅游
潮州市景点介绍
潮州金山古松
金山古松与金山摩岩石刻屹立于城-江之滨,高约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景点位置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江之滨
潮州千果山
千果山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有:“文化娱乐”、“游乐体验”、“餐饮服务”、“别墅度假”、“情趣休闲”、“农技示范”、“科技博览”、“自然生态”八大功能区,分三期建设完成。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安黄公路铁铺镇五乡路段门票:20元学生证没有优惠停车收费
竹木门城楼
竹木门城楼位于广济楼对面,城楼有三层高,高大巍峨,古色古香。在上面看风景非常惬意。景点位置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门票:免费
鲲江乡
鲲江乡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地处潮汕平原腹地,东临韩江,三面环水,被评为全国双优古村。景点位置潮州市潮安区东彩路与护堤路交界处
饶宗颐学术馆
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又名颐园,是展示潮籍著名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生平事迹、学术成就、艺术造诣,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颐园位于潮州古城下水门内,是潮州城里一座引人注目的文化殿堂。饶宗颐学术馆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有一座被誉为“翰墨书香”的饶宗颐学术馆。该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坐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
潮州西马路
西马路——是潮州的众多巷子里面具有自己特色的巷子可以说是潮州的美食街,这一条美食街承载着潮州美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潮州的春饼最好吃的,当属是老三的春饼,满满的绿豆馅,里面夹着香菇,肥猪肉,葱花,虾米,众多的调料咬进嘴里,迸发出最美的味道春饼当然不只是有春饼,还有香芋球,韭菜饺子,笋粿,这些都可以叫老板帮你煎一下,热的时候吃是最好的,当然老板的店们口也是天天爆满的,等待的时间也是比较久的哦笋粿春饼店的后面是麦粿,小麦跟糯米搭配最完美的味道,放在油锅里迅速的摊开它,摊成薄薄的一片饼状,然而,麦粿最好吃的是它的边缘,边缘被老板煎得脆脆的,咬一口下去,那种感觉不言
潮州博物馆
潮州博物馆在潮州中心广场后面靠大道一侧。负一层是馆藏石刻集粹展示的地方,展出了明、清时期潮州的石刻二层是前段时间举行的岭南鉴宝活动中的珍品展示,值得一看。博物馆的隔壁,是知名摄影家陈复礼的摄影艺术展览馆,照片时间跨度达几十年,难得的佳作,推荐你前去观摩学习。博物馆展厅设主题陈列3个,分别为:《潮州通史陈列》:以丰富的实物、图表及照片,结合现代化的光像技术,将潮州历次重要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按历史段落加以划分和组合,反映地方文化与中原及陛邻文化交流、融合的发展历程,展现潮州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历代科举陈列》:运用塑像、号舍、图片等翔实资料,科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
凤翔峡位于粤东第一山——凤凰山山脉东南翼,紧靠凤凰山脉第三峰——番岽山(1036m),也是凤凰山的南大门。雄丽多姿的凤凰山脉逶迤起伏,峰回路转到了大山地界,大山有一个凤湖村,背靠主峰1391米的高山,村前两座林木叠翠的青山中间形成了一条曲曲弯弯的峡谷,山谷险峻陡立,清泉如玉喷珠,这就是风景独特的凤翔峡。景区从山下的山门进去,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到达凤湖村前的玉湖休闲区。进山门,过岩隙,踩着盘山新开出来铺着鹅卵石的水泥小道,景区在陡峭的小道悬崖边架设一条长长的金属护栏,游人借助护栏一边欣赏清新旷远的峡谷,又可采抽几张好照片。凤翔峡保留着原生态之美,山谷间的
北阁佛灯
北阁景区与北阁佛灯北阁是金山东面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古城墙在此揽绕金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曲径幽深,东临急转直下的韩江流水,高览低俯均是别致的景色,堪称岭南一绝。凳临北阁,北堤上“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词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凤凰时雨”诸多胜景历历在目,俯览韩江,江流滔滔,白帆点点。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迎澜亭为景区人门第一景,圆攒尖式亭体,亭顶辅以黄琉璃瓦,亭内安环形石凳,可供游客小憩。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匾:“回澜亭”,并重书请人姚竹园对联:“折地河声奔足底,脱天峰影落城头”。韩江楼背倚城廓,面临
凤凰山乌岽顶
潮州的凤凰山是粤东地区的第二高峰。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金凤凰,在这座山的山窝里下了两只蛋,孵化成两只雏凤凰。这两只凤凰经过-,终于得道,化成两位俊俏的姑娘,行善积德,为人间带来吉祥安宁。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主要就产于潮州市凤凰山。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
潮州人民广场
潮州市人民广场占地面积12.73公顷。是集市政、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大众文化中心。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在空间形式上划分了市政广场区(大型-用)、下沉广场(包括露天舞台)、草坪区、休息区、牌坊街区、运动区、文化区、密林区(包含停车场)等八个区域。广场设计了“韩江潮”、“牌坊街”,充分体现了地方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气势磅礴的旱地喷泉、水池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的照明灯饰、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以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使中心广场增充满了现代感。夜幕降临,广场华灯亮起,清泉、流水、喷泉、乐曲,构成了一幅优美绚丽的图画。小贴士:白天游中心广场意义不大,建
牌坊街
牌坊街位于潮州老城区内,沿街保留有众多骑楼建筑,街上立有22座牌坊,诉说了历史上众多潮州英杰的丰功伟绩,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当然,街上众多的潮州美食更是不容错过。据说街道上最早的牌坊是出现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柱史”牌坊,历史上这里曾有39座牌坊之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损坏,如今复建的有22座,它们跨街而立,古韵悠悠。牌坊大多为进士、状元、尚书等设立,记录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彰显了潮州的地杰人灵。2006年,潮州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古牌坊影像、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遗存构件,历时3年,总投资约1.4亿元,“修旧如旧”全力推进牌坊街
潮州西湖公园
潮州城西郊有西湖依傍在葫芦山,山水相衬,风景十分秀丽。曾有一外地的游客,游过西湖,感叹说:“家乡无此好湖山。”山上还有人题刻“湖山图画”,西湖景色的美由此可见。潮州西湖风景区由葫芦山和西湖两部份组成。自唐宋以来,直至今日,潮人习惯在工余休闲之时,到西湖品茶“扯谈讲古”,“西湖渔筏”的故事就在“讲古”中流传下来。从前城北有个张老大,以贩鱼为生,每天下午必到“处女泉”处听趣闻轶事。比起杭州西湖,潮州的西湖公园更显得小巧别致,这里一派湖光山色,水榭楼台掩映其中,并且有不少的人文遗迹,闲来逛逛,非常不错。西湖公园可以说是潮州老城区与现代化都市间的一个分隔点,游玩
潮州滨江长廊
公元2001年,潮州古城墙似于一场幻梦之后一洗千年的风尘,淡淡敛起沧桑,于是,人们心中跳动着的那段融汇凤台时雨、西湖鱼筏、湘桥春涨的旋律,又多了这么一个音符--滨江长廊。驻足滨江,在宛如长城的灰色与绿色之间,人所想到的,却绝非铁骑如风,马嘶金鸣的古国悲歌;也不完全是柳绿如烟,笙歌缭绕的江南情调。或许,那只是关于一个小古城的宁静遐思,至多再调进一点人生韵致的体味与怀想。若晴空当阳,天青水碧,和风徐来之时,自韩江大桥头信步向北走入滨江,穿行于根叶婆娑的古榕树下,则可以欣赏到一组风与影的和谐奏鸣。榕树荫中,时有奇石妙花,回廊短几。三两翁妪,或持书,或把扇,
潮州韩江
韩江,在1300年前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仕途不顺被贬至此成就此地而得名。韩江,是广东唯一一条主要发源地在省内、又独流入海的重要河流。她虽然不像黄河、长江那样大气磅礴、横跨神州大地,也不像珠江那样绵延千里、从遥远的雪山奔腾而下流入南海,但她是粤东人民的母亲河,居住在韩江两岸的客家、潮汕两大民系,祖祖辈辈靠她灌溉、滋润和恩泽,当然也饱尝了无数次江水泛滥的摧残、伤害和煎熬韩江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碧绿清澈的江水和风光秀丽的江岸,更令人赞叹和惊羡的是,那一江两岸不胜枚举的名人故居、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地域风俗、红色故事和特色美食等人文资源,更会让你刻骨铭心
潮州古城墙
潮州在宋代以前已有州城,明代以后改为府城。城墙原来用土夯筑,以后才改用石料、城砖砌筑。潮州城最早筑于何时,未见准确记载。现存有关筑城的专门资料,较早的一篇是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的《郑伸筑城记》,该《记》指出在此之前已筑过土城。潮州古城经历代多次修筑而不断完善。宋代的潮州城有子城和外廓两重,子城依靠金山,州治设在子城内;外城有11个门。明代,府城的格局有了改变,11个城门减为7个,此后有修有毁。近代以至现代,随着经济建设和交通的发展,打破了原来城围的限制,西南城基辟成马路,城濠被填平后建起高楼,城区不断向西南延伸。潮州古城墙于宋代已成规模,至和初年再
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享有“中国瓷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校园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学校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1921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勤教力学,为
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在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是北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驸马、殿直许珏的府第。许珏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许申的曾孙。驸马府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座北向南偏东,面宽42米,进深48米,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头进及后座均带插山厅、插山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包。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府内四口井中有一口井今水质清冽。驸马府全宅木屋架概为近于穿斗之穿插屋架,并立于条状连续石地梁--地袱上。墙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普光禅寺
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座落于饶平县汫洲镇汫西域内的卓港口,座西南朝东北,与石壁山雷音禅寺遥相朝望,灯火互见。创于民国二年(1913),1984年由释定慧倡修。寺宇分三厅八房两通巷,构筑精巧,约一亩余地。主结构外有围墙,围成一宽广院子。寺始建于1913年,正是清末民国初时候,兵祸战乱,旱涝灾害,纷至沓耒,因而盗贼峰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当时由当地父老善心发起,集资建起这座普济院,意在施茶施粥,收敛饿殍,赈济贫苦,因取普光明堂之名。1984年,由释定慧介修,募化诸山长老,十方善信,海外侨胞,特别是得到旅港释定因法师鼎力相助,并由信女石花奔走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寺
狮子寺(石佛寺)饶平县汫洲镇汫西乡青山(狮北)的狮子寺,以其天然石佛、石观音菩萨坐像故又名石佛寺,闻名遐迩。始于南宋(1127—1279),1994年起,由释清虚(内字达妙)住持在山坡上兴建,至2003年夏已基本建成,依山面海,气势磅礴。进汫洲镇市区大公路从山门前经过,礼佛旅游非常方便。乡老相传:南宋末年,兵燹狼烟,一位北僧流落至此,见濒海绿洲,顿生驻钖之念,逐结苇为庐,以石作圣作像,鸣镗柝,修持焉。乡人呼之为“石佛寺”。元朝(1271—1368)间,海潮暴涨,青山之滨浊浪滚滚,庐毁佛没,仅遗传说。时过境迁。1956年,青山围垦,沧海桑田。1990年,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