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旅游
潮州市景点介绍
外江梨园公所
外江梨园公所位于潮州市区上水门街头,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绪年间重修,是当日潮州地区外江戏各班及潮音班艺人集聚之所。公所座北向南,门额刻“外江梨园公所”六字,门楼檐下,嵌镶雕刻,甚为雅致。门前左右有石鼓。公所门面宽12米多,深度23米多,屋顶嵌镶彩瓷片,装饰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全座分三进,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屋架,屋面正脊斜脊均饰以潮州嵌瓷人物造型,一、二进有天井通廊,均为卷蓬顶建筑形式。二座有如戏台构造,轩、厅、房三者紧凑成一整体,第三进早已倒塌。所内环壁镶嵌碑记七块,分别记录着历次重修梨园公所的捐资者芳名。梨园公所于“文革”期间受破坏甚大,石雕木刻皆受损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石溪墓
孙石溪墓,在潮安县沙溪镇桑浦山伯爷山北坡,墓面向北。有碑亭、拜亭,圴为花岗岩巨石筑成。四柱落地,上盖由几块巨石组成,碑文写着:“明思栋散官石溪孙公,渔湖纯德柔人林氏墓”。碑亭前约10米处是庞大的拜亭,结构为三开间八石柱托石楹、亭顶由花岗岩巨石板盖成,完整无损。碑亭与拜亭均为花岗岩巨石筑成。碑亭高4米、重檐歇山顶,墓碑刻著“明思栋散官石溪孙公,渔湖纯德柔人林氏墓”。碑亭正前方约10米处,是庞大的拜亭,亭面宽3间,约10米,深3米,高4米,8根石柱顶托着整个巨大的石屋面,十分壮观。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溪记、嗣浚中离溪记石刻
开溪记,人称薛侃开溪记,在金石镇塔下村宗山下中离溪畔,楷书阴刻,记载了当年开中离溪之经过及得益情况。嗣浚中离溪记在开溪记之傍,记载了薛侃开溪的九十年之后,中离溪“年久半塞”,后人发起重浚的经过。
塘湖刘公御倭保障记石刻
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石刻,原立于龙湖市头韩江边,有石亭保护。六十年代亭毁,碑被取出置公社内保护。现立于龙湖镇龙湖寨门西侧,碑高1.95米,宽0.97米,楷书竖刻。该碑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福建少参刘见湖回乡守制期间,带领当地百姓抗击倭寇的事迹,是明嘉靖年间潮州人民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文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宗祠(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
李氏宗祠位于潮州城区中山路中段,原为李姓祠堂,1987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它是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早在1925年3月,东征军占领潮州后,为使随军东征的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能有机会补习课程,筹设潮州分校。未及一月,军校学生奉命返回总校。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11月再次占领潮州,复设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于李厝祠(1926年5月1日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招生范围为惠、潮、梅、海陆丰各属学生。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兼任分校校长,何应钦为分校教育长兼代校长,周恩来兼政治部主任,王昆仑为秘书兼政治教官;同时,聘请黄埔总校的熊雄、恽代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园内,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纪念碑正(南)面上镌“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列“中国共产党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人民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工会联合会,潮安县、潮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建”。碑东面刻“永垂不朽”,中国共产党潮安县委员会立;西面刻“万古长青”,中国共产党潮州市委员会立。碑北面刻有25位烈士英名、性别及其牺牲时间。这些烈士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遭反动派破孩、-、围剿而牺牲的有李春涛、蔡英智、谢汉一、庄淑珍、李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潮安古巷镇
象埔寨,位于古巷镇古一村,座西向东偏北30°。象埔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建筑格局规范严谨,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说,全寨由一大门进出,并各有通道连接最后面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宽5.9米,在通道的两侧有三条平行巷,每条巷长140米,宽2.3米,从寨门内至大宗祠后,建有三条横向贯穿全寨的大街。第一街长157米,宽2.7米。第二街长157米,宽3.7米。第三街长157米,宽1.5米。由三街六巷形成寨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寨门为石拱结构,高2.45米,宽1.5米,门上有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壬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安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位于潮安县官塘镇巷下乡,座西向东,三进格局。该祠宽21.3米,进深约43米,单门一体,三进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厅约增高83厘米,由四级台阶递升,第二天井至后厅约增高93厘米,亦由四级台阶递升。陈氏大宗祠前有石刻对联:“闽海分藩传旧德,秋溪仆世振新猷”。匾额“陈氏大宗庙”,背镌“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孙义勇等重建”。据官塘清末秀才陈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一书所载:“陈坦父名宗庆,坦由进士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宋元符间),公治邑有惠政,任满,为百姓所攀留,遂卜居秋溪鹳塘,建祠以祀先祖,终后葬后山山柄”。由此可知,陈氏大宗祠始建于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安三元塔
三元塔在潮安县江东镇井尾乡鲤鱼山上,隔江与猫头山对峙,濒水数丈,洪峰季节,江水汹涌湍急,人谓“急水”,故塔也有“急水塔”之称。三元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竣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七层八面,斗拱出檐砖石结构。塔门向西北,匾额楷书刻“三元塔”三字,两旁石刻对联“霞标插汉三千界,砥柱当潮九万程”。塔高十五丈三尺,基围十四丈。塔身中空,有螺旋石阶可登,各层藻井均由石砌并镶以不同的石刻浮雕图案。在塔的第五层内壁刻有明户部左侍郎林熙春撰写的三元塔铭“凤城之东,吉水一泓,两山对峙,万派朝宗。左昂右逊,华表偏隆,时维万历,群议攸同。乙巳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广济桥下游近一公里处,韩江江心小岛仙洲岛之凤凰洲头。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为知府侯必登创建。原台分3级,高7丈,上有四角方亭,立于塔式石基之上,横匾上书-“中流砥柱”4个大字。随后历代又在凤凰洲陆续增建十相祠、文昌祠、奎阁、龙神庙、天后宫等景点,还有庵寺古塔等。这些建筑风格古雅、朴实,形成江中的一个独特景区。由于遭受大水,兵乱等天灾-,几经兴废,屡毁屡修。至1998年以前存在的凤凰台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潮安县长林一足所重修的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构的亭台。“文革”期间凤凰台遭受破坏,幸好嵌在台基上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尚书府
黄尚书府在潮州城区西平路北段,是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的府第,俗称“三达尊”。黄锦是饶平人,居住于潮州府城。黄尚书府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府第座北朝南,面宽50米,进深77.5米,占地4200平方米,是一座三进堂屋。东西各有侧巷,与后包连成一体,构成类似四合院中纵向连接式的布局,建筑结构严谨,为木、灰、沙、砖构筑。室内梁柱、门窗、屋瓦和各种装饰花纹图案都具有明代的工艺特点。正门朝东通西平路,后来又辟一门朝西,通打银街,称为“新门”。以前东面正门上建有“勅书楼”,是藏书的地方,后毁于火灾,今旧貌已改。东西两门间为广阔的天井,天井北面正中有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于饶平县所城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四门建城楼,四角各建敌台,”为千户所,是明清闽粤沿海的军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晒盐为业。所城城廓为方形,现东、西、北三门基本完好,南门己拆除;东、北两面城墙尚存,西、南城墙己残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旧时的衙堂、城隍、祠宇、戏台错落其间。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所城。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是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第三次预演,史称“丁未潮州黄冈起义”。为纪念此次重大历史事件和缅怀为革命捐躯的志士们,1934年,黄冈各界群众纷纷捐资,在黄冈城东郊中山公园内,建造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该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24米,深12米,前为台,后为室。台面为半圆型,台基高0.8米。亭中竖有七块碑文,镌刻着这次旧民主革命风暴的史略和343位烈士的芳名。该亭于1981年7月10日被列为革命纪念建筑物,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来楼
紫来楼位于樟溪镇乌溪村,始建于明末,扩建于清初。明嘉靖年间,钟氏祖先从福建丁洋搬迁至此,创乡定居。至明末,为保族人安居乐业,以免受兵乱、盗贼之苦,建造了“紫来楼”。后来随着宗族的不断壮大,便在清初扩建外围,名曰“拱赐”,形成二围土楼。紫来楼是二环围土楼,楼二层,高6.8米,土楼大门向东,面积2348平方米,直径57.4米。共有房屋五十四间(内围十八间,外围三十六间,首层为居室,二层为储备粮草之用),二围二大门,楼内中心处辟有广场,场中心有一直径2米的八卦图,水井三口(内围一口,外围二口),楼内外各有祖厅一间,用于安置祖先神位。各楼房后墙上方均开一枪眼,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葫芦山摩崖石刻
北宋—现代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位于潮州市葫芦山。葫芦山旧称艮山,因山下有西湖,故又称湖山或西湖山,葫芦山既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所。山多巉岩怪石,或拔地而起,或峥嵘突兀,或悬崖削壁,或傍水临波,为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可谓逢岩必刻,无石不铭。自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存138题,其中宋刻16题,元刻1题,明刻24题,清刻28题,近现代18题,年代不详48题。这些石刻的内容,有赞美湖山的、有抒-怀的、有记述游踪的,还有重要记事、科举题名以及官衙文告等。字体则包括真、草、隶、篆、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宋刻“放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街历史街区,包括辜厝巷林宅、郑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德里旧家、辜厝巷王宅、兴宁巷大夫第、红栏杆、东府埕儒林第、卓府、马使埕闫宅、青亭巷大夫第、黄尚书府和铁巷陈宅。这十四座古民居分别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遗存,是三个时期建筑典范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青龙潭
青龙潭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归湖镇白藤坑村凤溪下游凤南白藤坑段。潭水如镜,清净无染,清碧甘甜,蜿蜒若龙,岸边岩石奇布,大小冰臼云集,深浅不一,形态各异,清流潺潺从臼中流过。青龙潭下游溪面宽阔,碧波荡漾,青山倒映,蓝天铺垫,游鸭戏水,飞禽添趣。竹筏从若水亭畔、听流阁前绕滩顺流而下。途中峰回路转,山路弯弯,山中岩石峻秀,林阴蔽日。游客可上岸游山、听泉、拉纤,体味旧时纤夫之艰辛与情趣。景点位置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归湖镇白藤坑村凤溪下游凤南白藤坑段
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
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位于潮安县凤凰镇欧坑村,占山地面积12亩,三面环山,座落东北,面向西南。园内有纪念碑、纪念馆、碑廊和亭阁。2003年11月15日落成,总投资280万元。现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在逾二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志士面对强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这片热土上壮烈牺牲的革命英烈有姓有名可考的就达一千多名。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两纵”潮州老战士联谊会倡议建设“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并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穗、汕、潮、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瓷都陈列馆
中国瓷都陈列馆位于潮州枫溪区,里面收藏了唐宋以来潮州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精品6000多件(套)。一楼大厅展示的世界上最大的《清明上河图》陶瓷浮雕壁画,长62米,宽2.9米,由1352块瓷板拼成,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一楼大厅展示的这对花瓶是目前国内最长、一次成型的青花瓶,高4.2米。六千多年的经验积累,再加上丰富的瓷土资源和精湛工艺的世代传承,成就了今日“中国瓷都”的辉煌。景点位置广东潮州潮安县新风路中国瓷都陈列馆
韩祠橡木
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年间,建在城南7里。苏轼曾撰写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韩祠在元、明两代屡经修营,不下20次。祠宇据地高旷,构造古雅。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筑在比前进高出几米的台基上,内供韩愈塑像。堂上有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即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从城南移此,置正堂南墙下。祠内前后二进梁柱,还分悬今人为重修韩文公祠所题写的匾额。韩祠倚山临水,肃穆端庄。1988年,原侍郎亭旧址又新建了“侍郎阁”,占地328平方米,系双层垂檐建筑。其下层为展览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