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欧洲 > 法国旅游
法国景点介绍
皮鲁城堡
皮鲁城堡位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皮鲁地区。城堡最初是用木头建造的,后来在12世纪改用石头建造,属于皮鲁地区的统治者。它临近英吉利海峡海岸,用来监视科唐坦半岛的西岸,保护着库唐塞市镇。在18世纪,这处城堡转变成为了一个农场,此后开始遭到毁坏。诺曼底地区流传着一个源于皮鲁城堡的传说,据称皮鲁城堡被诺曼人围困时,皮鲁公爵和他的家人为了逃脱,依照一本古老的巫师书籍的指导变成了鹅,但是等到他们想变回人形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那本巫师书籍被烧毁在了皮鲁城堡里。这就是为什么在每年鹅迁徙的三月份,野生鹅群都会在科唐坦半岛停留。在1968年,皮鲁城堡被法国文化部列为历史文化遗产
蒙塔内城堡
蒙塔内城堡位于法国阿基坦大区蒙塔内地区,在1973年被法国文化部列为历史建筑名单,后于1980年列入法国历史文化遗产名单。为了保护当时的统治者富瓦伯爵加斯东三世的领地,蒙塔内城堡建造于14世纪。它由建筑师西卡德•德•罗达特(SicarddeLordat)主持建造,此人以在建造中使用砖块著称,其优点是造价成本低且建造工期短,这在蒙塔内城堡的建造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此城堡拥有一个由20个扶壁支撑的巨大的多边形城廓,从远处观看基本呈圆形;其最醒目的中心建筑是36米高的城楼,需要经一座旋转桥方能进入,城门上方刻有庄严的纹章。从1854
旺德夫尔城堡
旺德夫尔城堡位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旺德夫尔地区,是诺曼底地区最漂亮的城堡之一。该城堡是诺曼底地区典型的贵族城堡,以其精美的外观和华丽的内部装饰而被列为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于1983年对外开放。该城堡由著名法西兰建筑师——雅克-弗朗索瓦•布隆代尔主持设计建造于1750-1752年,是18世纪乡间别墅的最佳范例。该城堡虽然幸免于法国大革命其间的破坏,但没能躲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坏。战后,旺德夫尔伯爵作为城堡原来主人的后代对城堡内外进行了修复。在1945年重新安置了石板屋顶,在城堡内部完成修复以后,城堡花园于1970年进行修复,仍然复原了花园当年的模样
卡昂城堡
卡昂城堡位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卡昂地区,是一处占地广阔的古城堡,从1886年开始已被列为法国历史文化遗产。卡昂城堡由威廉一世建造于1060年,他在1066年征服了英格兰。该城堡在百年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都曾遭遇战灾破坏。在1946年,一位考古学家对这里的发掘再次点燃了这座中世纪城堡的辉煌。1967年在这里设立了卡昂美术馆,后于1971年对外开放。卡昂城堡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现在位于卡昂市中心,占地面积达5.5公顷,它是西欧最大的城堡之一,至今仍然保留着诺曼底战略城堡的基本特点。现如今,城堡设有卡昂美术馆,诺曼底博物馆——定期推出与城堡有关的艺术和历史展览
卡梅泽尔府邸
在炫目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西北方的主教座堂广场上,坐落着斯特拉斯堡最著名、最华丽、保存十分完好的中世纪哥特式民用住宅建筑——卡梅泽尔府邸。这座建筑的业主经过多次更换,而房屋的名字是来自19世纪新购此屋的商人——菲利普˙卡梅泽尔。卡梅泽尔府邸是全斯特拉斯堡最吸引人的房子,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建筑,这座建筑始建于1427年,在1467年和1589年两次改建,属于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房屋下部石砌,上面各层为木架构雕窗,还带有莱茵河流域黑白木架构的民间建筑风格,是斯特拉斯堡半木结构的房屋中最大、最华丽的一座。房屋上面共有75面窗,其上面还有圣
汤米·温格尔博物馆
汤米•温格尔(英语:Jean-ThomasTomiUngerer,1931年11月28日-)出生于今法国斯特拉斯堡,为通晓英文、德文、法文三种文字的插画家、作家,他已经发表了140本图书,以尖锐的社会讽刺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而著称。2007年,温格尔的家乡专门为他建立了博物馆“汤米•温格尔中心”。温格尔博物馆位于一栋名叫格瑞那(Greiner)的别墅内,这是一栋建于1884年的古建筑,其展品分布在别墅内的三个楼层内。馆内展示了约8000件汤米•温格尔捐赠给自己1931年出生的斯特拉斯堡市的作品;此外,还有他的好友漫画家
沃邦拦河坝
沃邦拦河坝是斯特拉斯堡小法兰西区以西一个伊尔河上的一道拦河坝,兴建于1686年到1700年,设计者是法国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沃邦(SébastienLePrestredeVauban:1633年—1707年)法国元帅,著名的军事工程师,著有《论要塞的攻击与防御》、《筑城论文集》等,而他设计建造的多处堡垒建筑也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沃邦拦河坝造型异常美观,刻有雕塑,共有三层,最底层的拱形设计供水流经过,上部两层有朝向周边的拱形窗,而顶部设立有观景平台。此河坝最初建造时有两大作用,一方面是用来
圣母院建筑博物馆
圣母院建筑博物馆坐落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市内,处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旁边,是当地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从1939年起开始安置在14和16世纪时期用于大教堂工地的行政办公楼内,这是一栋半哥特式、半文艺复兴是的古建筑,周围环绕的是一些木结构的巴洛克式建筑。圣母院建筑博物馆主要展示斯特拉斯堡及莱茵河上游地区从中世纪早期至1681年的美术和装饰艺术作品。其中,以这里收藏丰富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原有的中世纪雕塑杰作、彩色玻璃、建筑碎片和建造计划而著名,这里的雕塑和彩色玻璃都是二战时避免被炸毁从教堂上拆下的,令人叹为观止。此外,馆内还收藏了许多汉斯•巴尔东
儒勒·凡尔纳博物馆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Gabriel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在法国西部城市南特近郊,高踞在卢瓦尔河一侧的高坡上坐落着儒勒•凡尔纳博物馆。凡尔纳出生在南特,这座博物馆并不是其旧居,他出生在从这幢楼房窗户可望见的卢瓦尔河中的菲多岛上,旧居早不复存在。这所博物馆原系19世纪末建造的一所中产阶级的
圣贝内泽桥
圣贝内泽桥又名阿维尼翁桥,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纪桥梁,位于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法国民歌《在阿维尼翁桥上》的灵感就来源于这座12世纪所修建的22孔石桥,这座桥由此变得世界知名。这座桥最初横跨罗纳河,连接阿维尼翁和左岸的阿维尼翁新城,兴建于1171年到1185年,原来的长度为约900米,但因经常遭受洪水而倒塌,不得不多次重建。1668年特大洪水后,这座桥的大部分被冲毁,终于不再使用。此后它被废弃,没有人试图修复它。幸存的桥拱也陆续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个桥拱今日只有4座保存下来。根据传说,这座桥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当地牧童圣贝内泽,一位天使命令他修建一座跨越这
艾克斯主教座堂
艾克斯主教座堂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天主教艾克斯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法国国家历史文物古建筑。该教堂以优美的中庭回廊及内部15世纪画家尼古拉•夫拉曼的名作《燃烧的蔷薇》而闻名。该教堂兴建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市集的遗址上,从12世纪到19世纪多次重建,融合了罗曼式、哥特式和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元素,以及古罗马圆柱和公元6世纪洗礼池的一部分。教堂内处处可见中世纪时期的古典建筑和雕像,哥特式的教堂外观与中庭回廊是教堂最大的看点。教堂内部由两个双中殿共同组成,一个是哥特式,另外一个是罗马式;其内部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建于公元四世纪或五世纪的
莱博城堡
莱博城堡距离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市约60公里,是指位于普罗旺斯地区莱博建于公元10世纪的古城塞遗迹。这里曾经是被诗人米斯特拉称为“鹫族”的英勇的波城一族驻守的城塞,后来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硝烟的洗礼,于路易13世在位期间毁于战火。现在保留的是当年的城堡废墟可供游人参观。莱博城堡的入口处是莱博历史博物馆,展示城堡当年鼎盛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物。站在城堡顶端,环顾四方,周边风光尽收眼底。城堡山下便是知名的山下谷地,在历史上这里是从地中海进军法国腹地的必经之地,在中世纪被称为地狱谷的古战场;据说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其灵感来源于此;现在山下谷地中栽种了大片的橄榄树和
圣十字湖
与其说是圣十字湖,不如称圣十字水库更为确切些,这不是一汪自然形成的湖泊,而是由于人工建造大坝而形成的人造水库。圣十字湖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韦尔东大峡谷的入口处,1974年建成的圣十字拦河大坝,把韦尔东河水阻隔在山谷之中,形成了法国第二大水库,取名圣十字湖。碧蓝的湖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澈的湖水与陡峭的石壁为邻,平缓的沙滩和浓绿的山林做伴,这里所有的美景让人们联想到仙境桃源。整个湖面约2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90米,周边带有沙滩的水域已辟为天然浴场,水上体育爱好者可在湖中竞舟扬帆,游人亦可在湖畔野营或者垂钓,尽情的享受圣十字湖周边壮丽的自然美景。
阿尔比主教座堂
阿尔比主教座堂是法国南部城市阿尔比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天主教阿尔比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最初建于4世纪,666年被大火摧毁,920年恢复。13世纪改建为罗曼式石砌教堂,建于1282年至1480年。阿尔比主教座堂由当地生产的红砖与黄砖垒砌而成,具有独特的法国南方哥特式建筑风格,中堂为单廊形式,其跨度为19米。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教堂和防御性城堡合为一体,其结果是教堂西立面上没有出入口,具有公共性的入口在教堂的南立面上,钟塔采用了中世纪城堡的构成方式。与此同时,为了便于防御,扶壁的外侧均为弧形,看上去如同墙面上的巨大壁柱。立面上窗面积很小且位置很高,是哥特式教堂与
雅各宾广场
雅各宾广场是法国里昂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位于里昂第二区。它开辟于1556年,1856年增加了喷泉,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雅各宾广场得名于广场南侧的多明我会建筑。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巴黎和沿着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的“圣雅各伯之路”的城市,都拨给这些多明我会修士一栋建筑。这座教堂建于15世纪,于1808年拆卸。直到1782年之前,广场称为舒适广场;那一年以后,它成为雅各宾广场。1794年,它改名为博爱广场;此后又曾两次更改名称:县广场和皇后广场。1871年2月再次更名为雅各宾广场。2004年,广场上安装了一个介绍其历史的牌子。1877年,市议会决定在雅
圣三广场
圣三广场位于里昂第五区,富维耶山的山坡上,说它是广场不太确切,其实就是是几条小街的交叉口,周围被古老的建筑包围,是世界遗产里昂旧城区的中心。此处最初名为“LetreyveduGourguillon”。1658年,卡米尔•诺伊维尔总主教将圣奥斯定修院的修士带到里昂,1664年,他们安顿在广场上的一幢房屋内;由于他们属于圣三会以及圣三会在当时法国的影响之大,这个广场改名为圣三广场。法国革命后,1794年1月10日,更名为三角广场(PlaceduTriangle)。广场上所有的房子都相当古老,给人一种欧式怀旧氛围的感觉享受。在古尔吉永山道
维克多·雨果之家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在83年的生命中,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一生留下的大量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文化财富的一部分。如果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的生活的话,那么,巴黎的维克多•雨果之家可能就是希望理解雨果的人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维克多•雨果之家即雨果故居博物馆,位于巴黎孚日广场,于1605年建成,著名大文豪维克多•雨果1832年到1848年之间的16年居住在这里,如今这里再现了这位
莱兰群岛
莱兰群岛是指处在法国蓝色海岸附近相邻的四个地中海岛屿,临近戛纳附近的海面,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戛纳。该群岛由两个较大的岛屿和两个较小的岛屿共同构成,这是一个美丽但是相对蛮荒的群岛,但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莱兰群岛居于前方的大岛是圣玛格丽特岛,从戛纳出发约十五分钟便可到达。此岛是大仲马“铁面人”故事的舞台,1687年,戴着铁面具的犯人被遣送至此,度过了11年。幽禁期间,无人知道他的真面目,据说铁面人1703年死于法国本土。后来人们纷纷猜测这个铁面人的身分,有人说是路易十四的异母兄弟,有人说是拿破仑的祖父,但至今仍无人能揭开谜底。圣奥诺拉岛是莱兰群岛中相对较
圣米歇尔大道
圣米歇尔大道是法国巴黎拉丁区的两条主要街道之一,路得名于圣米歇尔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林荫大道,北起塞纳河上的圣米歇尔桥和圣米歇尔广场,穿过圣日耳曼大道后继续沿着巴黎大学和卢森堡公园延伸,结束于皇家桥车站前的卡米尔•朱利安(CamilleJullian)广场和气象台大街。这条大道由奥斯曼男爵开辟,平行于圣雅克路,标志巴黎的南北向历史轴线。该大道也是巴黎第五区与巴黎第六区的边界线,全长1380米,平均宽度为30米。作为拉丁区的中轴线,圣米歇尔大道是学生活动的温床,不过旅游业也是这条大道的一项主要商业活动,成衣店逐渐赶走了许多小型书店,尤其是在
圣日耳曼大道
圣日耳曼大道是法国巴黎的一条主要街道,得名于圣日耳曼德佩教堂,位于塞纳河南岸。该路呈弧形,东起圣路易岛边缘的萨利桥,西到通向协和广场的协和桥,穿越巴黎第五区、巴黎第六区和巴黎第七区。在圣日耳曼大道的中段,与南北走向的圣米歇尔大道交汇。圣日耳曼大道最著名的是穿越圣日耳曼德佩区的那一段,也是它得名的那一段。圣日耳曼大道是奥斯曼改造巴黎中左岸最重要的部分,这条大道取代了无数狭窄如巷道的小街,从西向东包括圣多米尼克路、塔兰内路、圣玛格丽特路、包车瑞路和柯德丽尔斯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圣日耳曼大道成为巴黎的知识和文化中心,哲学家、作家和音乐家充满了大道两旁的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