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旅游
龙岩市景点介绍
竹安寨
竹安寨是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的景区。穿行于竹安寨景区,“险、奇、壮观”三绝奇景世间罕见,叹为观止。景区“险”在“摩天岭”。竹安寨是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的景区。它远离市井喧嚣,隐匿于寂寥、偏僻的山野。曾经是易守难攻的之避难之所,如今已成一道记载历冠豸山史的人文奇景,吸引着游人前去解读。穿行于竹安寨景区,“险、奇、壮观”三绝奇景世间罕见,叹为观止。景区“险”在“摩天岭”。沿陡峭山脊开凿的三百六十五级狭窄石阶天梯,直插云霄,两侧是深涧绝壁,惊险异常;景区“奇”在“寿星石”。一座庞然大山,天工造物,造就一处老寿星奇景,堪称天下第一,真是人有长寿秘诀、山有
连城梅花山
连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是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梅花山气候宜人,四季长青。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地理因素,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梅花山峰峦叠嶂,区内平均海拔900米,千米以上高峰300余座。是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有“八闽母亲山”之称。据调查,维管束植物共172科,676属,1490种及30亚变种。其中,40多种属于稀有的珍贵与濒临灭绝的树种。如:建柏、观光木、伞花木、穗花杉、长苞铁杉、巴戟天、沉水樟等。据初步调查,梅花山还
连城望云草室
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连城望云草室位于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原系张氏家祠书院,砖木结构的厅堂建筑,建筑面积583.3平方米。旧址附有工农妇女夜校、士兵调查会址、官庄农民调查会址。1929年12月,红四军为召开古田会议,在新泉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政治、军事整训和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工作。毛泽东、-、陈毅和前委机关驻此。毛泽东亲自指导创办了工农妇女夜校,还召开了士兵调查会和官庄农民调查会,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案。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为召开古田会议做准备,在新泉进行为期10天的政治、军事整训和社会调查。毛泽东为起草《中国0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连城赖源溶洞群
连城赖源溶洞群位于赖源乡所在地二公里处,在近二平方公里的石灰岩山丘中有大大小小十三个洞,是华东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溶洞群,被誉为“华东第一龙洞群”著名的有三洞“幽琴洞”“仙云洞”“石燕洞”。“幽琴洞”以洞中泉水潺流于石缝之间,音韵幽幽而得名,洞内冬暧夏凉,空气清新,悬挂在洞顶上的石钟乳或长或短,或粗或细,自天而垂;贴在洞壁上的石幕有的像张天的幕,有的像卷起的帘千姿百态;从地上长出的各种各样的石笋粗细不一,形态各异如雨后的春笋。向上长的石笋和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相接便成石柱,石柱数量之多形态之奇无法比拟,钟乳嶙峋多姿千态万状,晶莹玉柱独支大厦。倒挂冰凌
石山园
石山园位于龙岩新罗区江山乡。是龙岩新开发的一个景区,当地人称无人村。据说此地原有一自然村落,后因生产条件恶劣,村人纷纷迁移,目前已无村民居住,故而得名。石山园内高峰连绵,危崖对峙。这里北靠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丛峦叠嶂,山环水绕,流泉飞瀑,竹篱茅舍,一派田园风光。沿途茂林修竹,果树满园,景色迷人。此外,还有“睡美人”、“王母点兵”、“官司岭大绝壁”、香林寺等景点可游。是龙岩市区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正是一年春好处,层层翠竹色美如玉,一树野白蔷尽数怒放,空气中甜香迷漫,几可醉人。过财神庙不久,便到了溪边。溪水淙淙,溪上大石磊落,溪边树影横斜,溪底的鹅卵石在阳光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座落在连城县四堡乡政府大院后面,坐东朝西,原是雾阁村邹氏的族祠,叫定敷公祠,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21年(1757年),距今有240多年历史了。整体建筑由门楼、上厅、下厅、左右四个厢房和一个天井组成。展馆的上厅,便是印刷工具展示厅。这里展出了巨大的可装200多斤墨汁的石制墨缸、研墨臼、切书刀、切书架、雕版架、棕刷、印刷演示台等。厅的正墙上悬挂着三块电脑制做的“雕版”,“雕版”上的文字是《宋史》里有关邹应龙的传记,两边的墙上是四堡有代表性的书商的画像和文字介绍,以及邹韬奋的画像和文字介绍,还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介绍资料等
培田古村落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是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建筑用材为木料及砖。培田明清民居建筑群整体布局已具相当水准,宗祠、住屋、寺院、碑坊、街巷、水道、桥梁等村庄建筑之需考量周到,配置得体,壮观和谐。就各式建筑而言,其建筑功用、外观构造、装饰色彩,均是上乘
周公塔
周公塔,又叫三元塔,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上都村三元岭。该塔是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汀州巡道朱大典路过此地,捐资倡建。塔系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形,高20余米,有木梯相通,层层开窗,称“空筒式结构”,登楼可俯瞰汀汀和杭城风貌。大塔建于蜈蚣头,小塔建于蜈蚣尾。因大塔正中蜈蚣头顶,塔后山沟血水汩汩流淌(铁锈水)。因此事朝庭不宜公开,为避讳,遂取名“周公塔”。蜈蚣尾的小塔后来倒塌,而蜈蚣头的大塔一直完整保留至今。大塔塔顶于1942年被日本飞机炸毁一角,成为日本侵华罪恶见证。1984年5月该塔列为上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传说关于这座宝塔,有一段神话传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霄阁
中国式的比萨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阁始建于1522—1566年间(明嘉靖年间),属于外斜内正的建筑结构。-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该楼,楼均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奥秘。该楼位于福建中都镇田背村口一河道边,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是上杭县境内目前保存最好的、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列为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点云霄阁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重修,距今己有400多年历史,系土木结构,呈迭式塔形,共七层,高20多米。底层分前后两座:前堂为夫人宫,门前有联云:“黄鹤归来带得松花香丈室,白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存耕堂
存耕堂“存耕堂”是一座具有客家传统特色的古代大型建筑物,建于公元1716-1781年间(清代乾隆后期)总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是中都镇现存占地最大、保持完好的民房。清代曾与“三立堂’(已纪)、“百二间”(后缩建为天德堂)齐名而又首屈一指,素有“九厅十人井”之称,遐迩闻名。公社化时期,曾住下整个生产队的33户130多人,且谷场、仓库,全设于内,正中大厅,既是食堂,又是会场,“鼎食钟鸣”,颇具气派。该堂坐落罗溪村头(按水流方向),背山面水,坐东南朝西北,属土木结构,砌石为基,夯土为墙,后楼基墙厚1.5米,逐层递减。全堂五进四横,逐进增高,遥看栉比鳞次,甚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芷溪
客家大宅门——万人古村芷溪:芷溪位于连城南部,自明清以来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形成国内罕见、规模庞大的古宗祠、古民居建筑群。芷溪村所在的龙岩连城县庙前镇位于连城最南部,素有连城“南大门”之称,地处连城、上杭交界处,地形东西宽而南北窄,西、南两面与上杭县毗邻。这是一个藏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中,被修竹茂林掩映着的较为平坦的丘陵。早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吏治清明,境内久经离乱的百姓,稍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当地本来就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万物生长的地方。刚刚吃饱穿暖的百姓在境内建起了一座关帝庙,乞求关帝老爷保佑一份长久的安定
四堡古镇
四堡——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四堡是我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过《康熙字典》等一千余种书籍,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乡”。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印刷术,由唐至清,遥遥领先世界,曾远传亚非各国雕版印刷,更是开世界印刷术之先河。古镇四堡,就是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就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实录。古镇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然而,古镇四堡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
辛耕别墅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也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大厅主持召开了调查会和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开创中央革0据地的伟大战略计划。该址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23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汀州试院
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后厅、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清代著名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曾来汀主考下榻于此。院内两棵珍稀罕见的唐代双柏,参天繁茂,蔚为奇观。汀州试院,设有《汀州客家历史陈列》、《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光辉业绩陈列》等固定陈列,还适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长汀革命历史陈列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府文庙
孔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府文庙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阴塔
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与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是我国罕见的古井。1984年12月16日和12月19日,《人民日报》两次发出新华社记者专稿,报道长汀文物工作者发现“双阴塔”。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骧阁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元阁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长8.55米,拱门高3.4米,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古城墙
唐代古城墙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是一座全面反映闽西革命史、重点凸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的综合性革命博物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5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主楼是具有民族风格的楼厅式建筑,馆内拥有十二个陈列展厅。该馆坚持常年免费为观众开放,建馆二十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闽西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曾获得“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发展历史1984年,在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提议下开始筹建。